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版财经小记者走进即墨妙府老酒博物馆 了解老酒文化 感受非遗的魅力  妙府老酒用千百年的传承,把黄酒酿造,浓缩于一艺,非遗的魅力,尽在其间。6月3日,青版财经小记者参观

妙府老酒用千百年的传承,把黄酒酿造,浓缩于一艺,非遗的魅力,尽在其间。6月3日,青版财经小记者参观了即墨妙府老酒博物馆,了解老酒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

合影留念

小记者和家长进入博物馆


中国酿酒大师、青岛市即墨黄酒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即墨黄酒传统酿造工艺代表性承传人于秦峰介绍妙府老酒

南绍兴,北即墨。在中国传统黄酒版图中,即墨黄酒是北方黄酒的代表,作为即墨黄酒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企业的即墨妙府老酒是即墨黄酒的典型代表。即墨妙府老酒已有多个项目入选省、市、区级非遗项目,其中妙府“古遗六法”酿造工艺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瓜酒酿造技艺和妙府黄酒封坛仪式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即墨妙府老酒博物馆始建于2005年10月,由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先生题名。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分为13个展示部分,全面反映即墨妙府老酒品牌的发展历程。

满满的酒坛让小记者们惊叹不已

走进博物馆的院内,满满的酒坛让小记者们惊叹不已。讲解员老师介绍道:这些都是刚封坛的新酒,正摆在外面晾晒,待上面的封泥干燥,就可以搬入酒窖封藏。而封藏时间越久,酒的味道越是香醇。

博物馆一楼文化长廊

博物馆一楼是一条文化长廊,两边用大量史实资料,详细讲述了即墨黄酒酿制的古法技艺、现代标准的制定准则,以及背后的故事。

小记者们观看各种酒具

小记者们观看封存的老酒

小记者们观看存放30年的老酒

即墨黄酒标准的制定者是“中国酿酒大师”于秦峰先生,他也是中国北派黄酒的领军人物,土生土长的即墨人。年轻时的于秦峰走访了大量酿酒厂,他通过整理古籍和民间流传的酿酒技法,将古老的“古遗六法”重现世间,而他所创立的妙府老酒,也成为即墨黄酒中的佼佼者,更成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指定产品。

小记者们观看生产车间

小记者们观看压榨工艺展区

小记者们观看“糖化”过程

整个博物馆与厂区全透明生产车间巧妙结合,透过明亮的玻璃,小记者们在烟雾缭绕中,看到糗米、糖化、压榨、陈储等传统老酒生产工序。

小记者们观看介绍古遗六法等的视频

讲解员老师向小记者们着重介绍了三千年的传统工艺——古遗六法,即: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齐必得。随后,小记者们还参观了展示历朝历代各种酒具的展柜和专门展示封存好的黄酒走廊。

了解妙府老酒文化

家长品尝妙府老酒

在品鉴区,家长们还品尝了最地道正宗的即墨黄酒。讲解员老师还讲解了黄酒的品鉴的注意事项:“黄酒要热着喝,口感和作用更妙。不过喝妙府老酒最好不要加糖、不要烧开、不要加姜。”


小记者采访“中国酿酒大师”于秦峰爷爷

通过观看大量的酿酒器物、图片和“全透明生产车间”等,小记者们不仅了解了黄澄澄的大黄米是怎样变成红橙透亮、焦香扑鼻的即墨妙府老酒,还知道了即墨老酒的发展历程、灿烂文化、传统工艺和独特酒韵,可谓收货满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