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喃喃解忧”“善政惟民”“倾心救”!青岛市三个社会救助品牌获全省优秀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的通知》,青岛市市南区“喃喃解忧”、李沧区“善政惟民”、西海岸新区“倾心救”三个社会救助品牌光荣上榜,这是继“青暖助”“小桔灯”“益同行”品牌获评2022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后,青岛市在社会救助品牌建设上的又一战绩。至此,青岛市共有6个救助品牌荣获山东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获奖数量全省前列。

近年来,青岛市民政局以创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品牌创建工作,撬动社会力量,围绕“温情相伴、暖意行动、携手共进”的救助方向,打造了以市级品牌“青暖助”为统领,区级品牌“小桔灯”“益同行”“喃喃解忧”“善政惟民”“倾心救”为主体的品牌方阵,用心做好民生答卷,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市南区“喃喃解忧”社会救助品牌

市南区坚持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区域特色和服务理念,不断丰富“喃喃解忧”救助品牌内涵。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能力。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和“圆梦微心愿”活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为困难群众“圆梦”,2022年以来结成帮扶对子2000余对,开展帮扶活动180余次,入户走访和电话询访4800余次,为困难群众“圆梦”120余个。

“喃喃解忧”社会救助品牌

二是聚焦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强化社会救助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三主动”工作机制、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等,消除社会救助领域工作短板。

“喃喃解忧”社会救助品牌

三是创新服务内容,建立“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融合式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喃喃解忧”社会救助服务项目,以街道社工站为阵地,建立“1+3+N”的社会救助资源支持网络。

四是精准精细服务,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秉承“为民解忧、温暖市南”工作理念,命名“暖南救助使者”,组建“暖南”救助服务队,建立“暖南”救助微信群,推行“六个一”服务。

“喃喃解忧”社会救助品牌

五是打造“1+N”品牌,凝聚各方织网布线。以“喃喃解忧”总品牌为统领,以各街道子品牌为支撑,打造“1+N”系列救助特色品牌,覆盖社会救助末端;激发帮扶活力,向社会各界发出“积极参与社区慈善基金项目”的倡议,设立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募集资金30万元。成立“救急难”专项基金等,专门用于社区困难群众救助,2022年以来,帮扶困难群众168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56万元。

六是激发帮扶活力,架好“社会力量补充线”。依托专业社会组织、专业社工,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困难群众关爱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帮扶服务,以暖心举措提升服务温度,2022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各类项目50余个,惠及困难群众5000余人。

李沧区“善政惟民”社会救助品牌

李沧区紧紧围绕“善政惟民”服务品牌,聚焦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救助服务“五有”暖心行动,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定制“有忧有念”暖心工程

一是定制“有忧有念”暖心工程,有温度地链接困难群体。为全区1135户低保家庭、34名特困人员量身定制“有忧有念”暖心历,搭建百姓连心桥。通过制作暖心历,变社会救助服务供给侧的单向“可达”为群众需求侧和服务供给侧的双向“可及”。牵头制作了融合民政、医保、残联、慈善等8部门救助政策的“暖心指南”,以“政策名称+条件简介+咨询电话”的方式提供了8个部门的28项救助政策解读和联系电话,让救助的打开方式变简单、易操作。

定制“有梦有为”暖心工程

二是定制“有梦有为”暖心工程,有力量地支撑困境儿童。常态化关注低保儿童等困境儿童325名,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贴171.25万元,“有梦有为”活动开展以来,集结各领域爱心人士63名、爱心企业23家,提供爱心陪伴300小时,筹措资金和物资12万元。

定制“有颐有养”暖心工程

三是定制“有颐有养”暖心工程,有韧性地帮扶困难老人。打造困难老年人“1+1+4”新型救助模式,形成低保、特困老人“救助金+物质+养、食、居、护4项服务”为一体的耦合式救助,同时根据困难老年人意愿,办理免费入住养老院手续或者落实免费居家照料护理服务政策。

四是定制“有爱有光”暖心工程,有担当地救助其他困难人员。充分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组织动员基层干部、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等,全面排查梳理区域内困难群众基本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切身利益。五是定制“有盼有行”暖心工程,有资源地服务“安全困境”人群。进一步完善社区社工站、未保站、社救站“三站合一”的民政服务新阵地,发挥“五社”联动作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带动、社区救助点和驻站社会工作者为支撑,高效盘活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慈善为辅的新型救助体系,实现“安全困境”群众多维救助。

西海岸新区“倾心救”社会救助品牌

西海岸新区全力打造“倾心救”社会救助品牌,围绕六“度”多维发力,全面构建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救助“力度”。西海岸新区管委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开展“倾心救”行动创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工作方案》,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为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倾心救”社会救助品牌

二是严抓政策落实,传递救助“温度”。规范政策落实,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开展“铁脚板+大数据+网格化”主动发现,2022年,累计排查困难群众4.7万余人次,主动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各类救助3782次。

三是深化“救急难”改革,提升救助“速度”。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各镇街设立不低于5万元的临时救助备用金,为遭遇急难的困难家庭提供24小时“立即办”救助服务,2022年,为2179户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1319.68万元。

“倾心救”社会救助品牌

四是建立评估机制,提高救助“精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收入评估公司,开展专业化入户评估。研究制定《居民家庭收入核定办法》,因村而异制定差异化评估标准,确保收入评估有据可依、公平公正,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核定,精准施救。

五是织密救助网络,延展服务“广度”。在23个镇街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接办、转办涉及困难群众的各类社会救助事项。在各村居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为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提供代办和帮办业务。

“倾心救”社会救助品牌

六是坚持开拓创新,拓展救助“深度”。创新社会救助“微”改革,系统集成慈善救助资源,对政府救助未覆盖或经社会救助后仍未解决困难的群体,通过“5+1”慈善补充救助方式实施救助。2022年,慈善补充救助困难群众128户,发放救助资金50.2万元。

民生暖色,折射发展成色。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发挥“青暖助”救助品牌的头雁引领效应,持续打造青岛市社会救助品牌矩阵,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树立新时代民政救助服务形象,为困难群众搭建共享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阶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