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公园即城市 城市即公园    

什么叫公园城市?其内在含义在于秉持公园城市理念锻造城市新形态,推动生态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让市民可以共享城市绿色福利并参与城市的成长,推动城市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开拓新局。

公园建设 以更新为开局            

“公”“园”“城”“市”四个字代表各自领域的总和,是生产、生活、生态、公共等功能的统一。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公园体系的范畴,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给青岛市的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022年,青岛市印发《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借鉴成都等公园城市建设经验,初步提出“海滨风景、公园生活、魅力都市”的核心发展目标,规划打造生态海湾之城、全域公园之城、活力场景之城、魅力风景之城等7项建设子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海湾公园城市”。

过去,“太平山、浮山,望山不能进山,进山不能游山。太平山作为城市绿肺,如果没有市民参与,仅作为一座山能发挥的生态效应就偏低,更不用提社会效应。”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园林二分院总工、太平山项目主创设计师郑晓光告诉记者。

郑晓光提到,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社会效应附着于生态效应。他说:“开局一座山,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推动太平山以绿道串联,将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融合贯通。新的太平山中央公园是没有围墙的‘公园+’,旨在服务更多的市民,实现城园合一,城市与山相容。”

拆除围墙、栅栏,让公园以‘公’为核心要素。这其中,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是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进阶的内在逻辑。

城发集团太平山项目经理范玺君表示:“太平山中央公园旨在消弭城市与公园的边界,打造全域公园。”他说:“在改造中,项目注重公园形态与城市功能的融合性,以实现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嵌套耦合。”

太平山中央公园的景区功能在整治改造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郑晓光介绍:“与山水型园林‘内有天地’不同,公园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和延展作用。”太平山公园通过民俗长廊强化了青岛元素,破墙透绿之后通过功能配套的建设与周边城市记忆、文化休闲进一步融合。全龄段景区广场、绿道、游客驿站、公厕、停车场为“公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更新中,城市公园系统也在逐步引领城市空间发展。“城园融合、优化公园体系规划指标、关注公园品质提升和公园网络化构建,丰富公园类型,可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郑晓光说。

转型升级 以幸福为开局            

“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建设公园城市的核心,反映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亟待转变。

公园城市建设将给青岛这座城市带来多方面的显著改变。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建筑与景观一分院院长、浮山森林公园改造项目(市北段)设计负责人李军在采访中表示:“公园和绿地的建设有助于保护和改善青岛的生态环境,并极大地提升城市生态服务系统。在空气净化、气温调节、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上形成良性机制。”

“对于浮山的开发建设,以绿道建设为主,着力于打造精品化公园。浮山主山体环山防火通道已全部贯通,打破了市南、市北、崂山三区界限,贯通环山绿道,同时设置一系列景观节点和休闲场所,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李军介绍,“浮山周边居住密度大,而又缺少休闲地点。浮山森林公园的修建,可以极大地推动周边区域由‘适居’向‘宜居’迭进。进而提高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浮山项目总工林新龙表示:“公园城市建设扩大了市民在绿色福利上的获得。浮山项目注重15分钟生活圈的辐射,休闲广场、口袋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多元的游憩服务供给。也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公共旅游产品。”

不难看出,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向宜居和高品质发展转型升级。通过生态效益的放大和共享,进一步提升青岛市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文化内涵的深化,促进城市凝聚力加强,助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也将有助于青岛城市形象的升级再造,对人才和投资形成新的吸引力,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以发展为开局            

在城市发展这个命题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体现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曾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预计9月,青岛市5G+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头雁工程智慧景区项目(太平山中央公园智慧园区项目)将完工。项目通过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公园园区打造成态势可视化、安全防控主动化、游客服务便捷化的智慧公园,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范玺君介绍。

崂山区智慧公园管理平台(浮山)项目由海纳云负责建设,“采用照明智控的形式来实现对园区照明的分区分时控制,以提高其及时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同时通过‘合杆’的形式,加装了显示屏,可用来开展应急播报、公益宣传等。”李军告诉记者:“浮山森林公园园区正在打造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三维实景数字孪生平台为基础,接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288个监测点,以及常规路域监控、客流量统计、点烟行为识别等12个子场景,在解决浮山(崂山区)绿道的安防、消防难题之外,对照明、停车等需求实施全域监测,实现公园智慧化管理。”

既要生态价值,也要经济发展;既要舒适生活,还要高效治理。公园城市提升了环境的服务性,打开了城市的发展格局,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考验。

据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规划:到2024年青岛市将构建1个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00处公园绿地、打造100条林荫廊道、推进300处立体绿化、实施1项生态绿化工程。

“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改变传统园林“填空式”建设方式,通过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同融合,实现空间渗透、功能复合、业态多元、场景叠加、价值转化,营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场景,青岛市给出了公园城市建设的答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赵彭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