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深入推进“双招双引” 青岛市运输中心助力航运人才逐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强青”的高精尖人才引进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育人作用,促进港航物流人才培养供给和行业需求结构要素融合,16日上午,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举办“研究生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活动”,带领上海海事大学40名优秀研究生参观前湾工作船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港航处相关负责同志和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特聘副院长陈海波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

港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码头的赋能。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港航处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一起近距离观看自动化码头现场作业,全方位感受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偌大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上,集装箱鳞次栉比,桥吊、轨道吊等机械设备轰鸣作响。繁忙的作业现场,却“空无一人”。得益于工业互联网,自动化码头中的工人从现场转移到调度室,从而更加高效便捷,装卸效率更是不断刷新世界纪录。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用鲜活的事例演绎了现代化码头驱动中国港口的蝶变之旅,书本知识与现实场景的融合,震撼着在场学生的心灵。

前湾港区工作船码头位于黄岛区前湾港西港区镰湾河河口以西,是港区规划的前湾港区支持系统,承担着该港区政府公务船、环保船、拖轮、引航艇等工作船的靠泊及保障任务,同时承担着政府应急保障任务。该码头建设了工作船船舶动力供电设施,保障了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拖轮“青港拖1”轮的成功投产运营。“青港拖1”轮在纯电力模式下可实现零油耗、零排放,其使用自主开发的港作拖轮智能化系统,提供4216个数据点的辅助决策逻辑及解决方案,使船舶的“智能化”管理成为了现实。在这里,学生们认识到新型船只对于码头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与新的服务理念,深刻感悟到港航从业人员对于青岛航运业发展所投入的青春与奉献。

活动现场

最后学生参观了被动房技术中心、航运贸易金融创新基地(青岛自贸客厅)、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等场景,结合青岛本土智能化制造业产业,了解青岛周边制造业企业对航运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加深学生对青岛港航产业的认识与理解。

本次专业实践活动,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同学们的体验感获得感,结合港航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为大家筹划了丰富的实践内容,为今后持续联合举办类似活动,促进“沪青”间的行业人才交流与合作积累了宝贵意见。

下一步,运输中心将持续推进与各高校之间的校地企合作,主动参与、积极作为,铸造良好舞台,凝聚多方优势、发挥重要作用,引导更多的院校团体来青,讲好青岛故事。深挖细磨、打造品牌,做好生动样本,深度挖掘青岛港航的传奇故事、平凡故事,打造好青岛港航的特色样本。广开渠道、汇聚人脉,建造港航之家,助力港航人才落户青岛,全方位服务航运企业、港航人才,为青岛的港航事业注入新鲜的活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王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