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周忠和曾说,青少年对地球和空间的认知乃至世界观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地理课。
传统的地理课,一节课45分钟,难以满足孩子对于地球知识的渴求。更何况地理学只是地球科学的“五分之一乃至六分之一”,缺少对孩子科学思维的养成,以及全球化视野的培养。
反观英语国家广泛使用的中学地理教材,其课程名称都叫《地球科学》。我们现行的课程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相关书籍作为课外补充与拓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想在汉语世界中选出一套既能跟国际趋势接轨,又适应我国青少年学习水平的地球科学著作,那么,“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系列是不二之选。
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几本书的大奖资历吧!
2021年度中国好书
2021微博童书榜年度好书
2021“大鹏自然童书奖”十大自然童书——特别致敬奖
第九届中国童书榜“百佳童书”奖
第四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十佳”作品
2022年度央视《读书》精选
“新华荐书”2022年第15期推荐图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度优秀畅销书
“奇迹”童书2022年度大赏50种童书
……
简直是拿奖拿到手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套书呢?
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系列(三册)包括: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
《生命礼赞:追寻演化的奥秘》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
通过书名,就能了解到,这套书描绘了一幅地球46亿年间的生命画卷,将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中的经典与热点问题等画面的比例拉大,以图文并茂的精彩形式呈现在孩子眼前。
地球:宇宙中唯一的一叶生命之舟
生命、生活、生存:每个人都要关注的话题
恐龙: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恐龙梦
这是一套为9至14岁的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自然科普读物。
对于小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科学故事中萌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中学阶段稳固衔接;
对于中学生,书中丰富的学科串联是学习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的好帮手;
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作者的科研方法点拨,能启迪孩子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全方位盘点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的必修知识,打通学科限制,尽显通识教育特色;
在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上延伸拓展,持续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
本书知识框架
行地球上的万里路
才能读懂地球历史的万卷书
地球科学是最综合的科学之一,从数理化到天(文)地(理)生(物)的知识都有涉及。在挑选给孩子看的科普著作时,一定要注意作者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本书作者苗德岁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学家,《物种起源》权威译者。他是美国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也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苗德岁教授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少儿科普作家,曾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桂冠童书奖、文津图书奖、中国影响力图书奖、中国好书奖等数十项荣誉。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关注权威性的家长看到苗德岁教授的名字,就可以放心入了。
在一篇篇精悍的科普文章中,凝聚着沉甸甸的知识点。就其中一册《地球史诗》而言,就包含了209个专业名词,78个中英名词对照,119幅高清插画,56个知识拓展链接,容量惊人!
对照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古代文明知识点
对照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板块构造知识点
对照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进化论知识点
按词索引,孩子手边的自然百科书
第一册《地球史诗》与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知识点对应表
海量知识袭来,是否担心孩子无法消化?
完全不用有这样的顾虑。
本书在篇幅设置和内容编排上,充分顾及到中小学阶段孩子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知识讲授严谨考究,叙事口吻童趣亲切。
“孩子读了不觉深,大人读了不觉浅;外行读了不觉深,内行读了不觉浅”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透过长颈鹿脖子看“自然选择”
化石是怎么挖掘出来的
令人震撼的恐龙骨架
沧海一粟的奥秘
孩子也能轻松读懂
科学家们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左右。地球已经这么大年纪啦!
可是,这个数字别说是对于孩子,对于我们成人来说都十分抽象。为了助力孩子理解46亿年是什么概念,作者在文中模拟出一个时间轴,把地球的46亿年“压缩”成了一年,还把地球演进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标记在具体的时刻上。这样一来,一切变得清晰明了。
读下图,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直到年终12月31日接近午夜时分才出现!
作者的生动讲解让小读者明白,地球科学不是复杂且冰冷的知识集合,它呈现的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地球生命之美。
从未见过的景象:“冉冉升起的地球”
美国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
《生命礼赞》中引用了一句每个孩子都会背的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你知道吗?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背后,隐藏着一个科学现象。
中国位于北半球,春节过后,大江南北春潮涌动。燕语莺啼的景象惊醒了梦中的人们,让人确信这是春天的信号。鸟类的“感时而动”,其实是出于它们迁徙的本能。北半球的鸟类在冬季向南迁徒,等到了春季,又回到北方的繁殖区和栖息地;它们持的是冬去春回的“往返票”,由于它们迁徒的路线固定且往返守时,故又称为候鸟。
把知识内化的过程转变为感知美的旅程,再加上讲故事的行文风格,生活化的视角,再晦涩的知识也变得生动可解,能让孩子着迷于阅读,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地球史诗》一书中,讲解岩石沉积相关知识时,起了这样一个标题:《石头能开口说话吗》。看到这里,孩子心中不免怀疑,石头真的会说话吗?他想知道石头到底是怎么说话的,这样一来,孩子还没开始阅读,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远比标题为“岩石沉积”的文章更能唤醒孩子的积极学习心理预设。
可以说,这是一套买回去不会放在一旁落灰的书。因为作者总是能够适时地勾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孩子乐于反复地阅读与思考。
仅是一个小标题,就能看出作者和编辑的用心
书中的知识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有通俗易懂的文字直叙,有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的生动演示。
形式虽不同,目的很明确——让孩子能看懂、能理解。即使是毫无基础的小读者,也能轻松入门。
书中还讲了许多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无一不启迪着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与精神,这远比科学知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我们一起看看书里的达尔文,他也是中学生物课本里的“大明星”。
达尔文不平凡的一生表明,他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对自然科学有始终不渝的爱好与追求。他从小痴迷于搜集各类标本,包括化石、矿物、昆虫、贝壳、植物等。他从不满足于一般的采集,而是在采集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各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并喜欢思索,寻求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优渥的生活环境,跟随“小猎犬号”战舰开始了历时五年的环球科考。他经历了背井离乡的孤独,忍受了自此折磨他大半生的病痛,勤奋著述,涉及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诸多领城,并皆有大成。
书中还提及了多位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历程,无一不为孩子们提供了追寻真理的勇气,以及可参考的实践指引。这是孩子在课本上无法得到的,却足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谁小时候不曾仰望伟大的科学家呢?我们希望孩子不仅去仰望他们,更要走近他们,学习他们,成为他们。
群星闪烁:书中提及的科学巨匠
康奈尔大学笔记法版式
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这套书:
★权威专业,纯正科学。中国好书奖获奖图书,多位中科院院士、名校教授、中学名师、科普作家重磅推荐。
★内容全面,体系清晰。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的系统性学科,娓娓道来。
★讲解详实,赏心悦目木。通俗的语言,辅以生态复原图、科普示意图、趣味插画、高清实景图等,助力孩子理解,让知识入眼入心。
★引经据典,文理兼通。科学知识海量,文学气息浓厚,让阅读成为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
★启发教育,兴趣为引。拒绝知识灌输,带孩子乘上时空机,与科学巨匠一同还原那些改写地球命运的惊奇时刻,更具实践性、指引性与前瞻性。
伟大的生物学家赫胥黎说过,现代文明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求生存的孩子们,如果没有科学的思维与方法,就如同让他们手持古代的盾和剑去迎战大炮。
回顾地球非凡壮丽的生命历程,我们的孩子将拥有更丰富的科学知识,更灵活的思维,更广阔的视野,更能适应现代丛林的生存法则。
ChatGPT时代已来临,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创新精神、深度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这一切,正是“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系列带给青少年的礼物。
来源:青岛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李冬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