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高新区全链条孵化“科创生力军”

日前,“2022中国产业园区·商办金梧桐奖”评选结果公示,青岛高新区蓝贝创新园等4家载体榜上有名,总量占全市80%。此前,青岛省级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获“优秀”评定。这是青岛高新区孵化载体在继年度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市级、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分别占全市的40%和2/3的基础上,再次获重量级肯定。

同时,在近期公布的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获奖企业名单中,包括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国测海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6家青岛高新区企业斩获相关奖项,获奖企业总数占全市32.65%。其中,有12家企业来自孵化器和产业园区,彰显出高新区产业载体较强的科技企业培育能力。

聚焦打造“科创引擎”,厚植“科创沃土”。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构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模式,以高水平、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培育更多的“科创生力军”。今年一季度,青岛高新区新获批建设1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总量突破100家,拥有重点实验室总量24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8家,各类优质平台加速集聚;拥有区级以上孵化载体近4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17家,载体运营面积230万平米,运营载体数量多、面积大、链条全、专业化程度高,可满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和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孵化需求。青岛高新区正在积极发挥载体资源集聚优势,依托平台加大力度培育创新主体,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众创空间:搭平台、筑框架、共成长

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自2019年入驻青岛高新区百度智创基地后,凭借核心技术和创新载体,踏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有利好政策,基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传达,还帮我们对接融资渠道。”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仕林告诉记者,此前公司研发生产空间受限,基地工作人员不仅协调了基地场所,还在高新区对接到了合适的场地,并最终以优惠的价格购入了办公厂房。

“这是对我们的认可,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深耕风电领域的信心!”王仕林表示,公司现搭建起了备件库和研发平台,并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

作为高新区服务载体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举措之一,青岛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今年一季度先后深入12家载体开展产业载体开放日活动,与近百家在孵企业面对面宣讲政策、调研需求,现场解答问题30余项,相关成效得到载体及企业普遍肯定。

孵化器:完善孵化育成链条

企业是创新主体,而园区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沃土和养分。科创慧谷(青岛)科技园紧密围绕青岛高新区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搭建载体平台,注重挖掘、培养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成长。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700余家,累计孵化企业110余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7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6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5家。2022年在孵企业总收入达到2亿元,纳税约1400万元。

园区积极构建“投资+孵化+技术转移+资源服务”多维驱动格局,其中“科创荟”是科创慧谷(青岛)科技园为入驻企业打造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不仅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细化网格服务,更为企业发展搭建项目路演、企业诊断、交流合作等多种服务平台。

科创慧谷(青岛)以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为使命,持续优化全链条培育体系,在加快建设成为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创新活力迸发的产业园区道路上稳步前行。

加速器:助力企业发展“三级跳”

平台是创新资源耦合互动的集聚地,是创新成果诞生的“高产地”。作为青岛市标杆孵化器,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立足“一核心双平台三特色”定制化服务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构建起“一年科小、三年高企、争取上市”的阶梯式企业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精准施策,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拟上市企业7家,打造环环相扣、层层提升的培育模式,帮助科技型初创企业实现发展“三级跳”。

“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微科技企业,市工研院尽力给予企业‘雪中送炭’式帮扶,减少企业初创期内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尽快通过认定。截至目前,市工研院累计完成园区1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价入库。”青岛市工研院党支部书记滕云枫告诉记者。青岛鹏锋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入驻市工研院,是一家致力于眼科医疗器械自主研发的科技企业,市工研院通过对其进行全面考察评估,认为企业已具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条件,立即动员企业并提供“一对一”辅导支持,入驻园区仅6个月,企业便完成科小认定。目前青岛鹏锋诚科技有限公司成长迅速,市工研院引进德丰杰龙脉中国基金成立的康复产业基金对企业完成A轮千万元投资,有效化解企业融资难题,企业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客观视力检测仪”已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Ⅱ类),产品进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威海中心医院等三甲医院。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立足自身特色,构建符合企业生命周期的“梯级培育”体系,从初创扶持到精准培育,再到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按照科技企业成长规律,通过“科小—高企—高企上市”的方式,为企业清晰勾画入园以后各个阶段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特色园区:优势产业变身强引擎

特色产业园的“特”,首先在于特定产业的集聚和集群。而要打造特色园区的“特色”,就要遵循园区的发展规律,通过“产业发展集群化、企业需求规模化、平台设施共享化、要素资源流动化”,来凸显产业高密集度带来的规模优势。

以康复大学建设为契机,康复产业孵化器围绕以康养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发展,以赛招才、以投引才,推动项目、人才实现“一体化”落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康复产业孵化器推动康复大学(筹)、中科院等高校院所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落地,累计引进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6名。高层次人才带来了“脑卒中治疗和监测设备的产业化”“外骨骼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双引擎动态混合能量手术系统”“智能心电采集机器人”等多个高水平项目在青转化。

聚焦高新区“1+2+1”现代产业体系,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不断升级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整体运营服务水平。2022年,产业园助力6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获评2022年度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企业获评青岛市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单位/企业获评青岛市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入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2家企业获评青岛市2022年度雏鹰企业、2家企业获评青岛市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

未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聚焦全链条“双创”因素,推动孵化载体充分利用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与定制化服务体系高效服务企业,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李青健 王云霞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