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
青岛市政府新闻办
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
当日正式上线。
“青诉”谐音“倾诉”,寓意平台倾听群众诉求。“即办”就是立即办理、即刻办理、快速办理。“青诉即办”就是指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快速解决,努力做到解决精准、服务精细,让群众满意。平台体系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着力解决好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的“民生、发展、执法”三大类诉求,努力将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加快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探索有效路径、提供重要支撑。
“10+1”架构
一键办理群众诉求
平台体系的主要架构是“10+1”。“10”,就是10个区(市)级诉求解决平台。一般包括综合指挥平台、工作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直接受理群众诉求。10个区(市)平台分别是市南区“暖南诉办”平台、市北区“北尚诉办”平台、李沧区“李即办”平台、崂山区“崂先办”平台、黄岛区“诉速办”平台、城阳区“城心办”平台、即墨区“即诉即办”平台、胶州市“胶心办”平台、平度市“平读心声”平台和莱西市“爱莱西”平台。通过微信搜索区(市)平台名称或者扫一扫区(市)平台的二维码,关注所在区(市)平台的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上报诉求,即可实现诉求一键办理。
“1”,就是市级“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包括指挥中心、数据分析、监测预警等模块。主要功能是展示各区(市)平台诉求事项办理情况、转办区(市)需要市直部门办理的诉求事项、对区(市)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等,不直接受理群众诉求。市政府办公厅具体负责市级平台的运行管理,市级平台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平台联动运行,实行信息和数据共享。
多措并举推动
与12345热线融合发展
市级“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依托青岛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并在该平台上独立运行。市12345热线平台涵盖了12345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市长信箱等20余条渠道,多年来一直面向市民企业,直接受理来电来信反映的各类非紧急类诉求。下一步,青岛市将多措并举,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更好为群众企业服务。
各类诉求实现
“一个门进”“一个门出”
“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党建引领。把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作为诉求解决的前提和保障,由党组织牵头凝聚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诉求解决合力。
二是闭环管理。各类诉求全部通过区(市)平台微信公众号上报平台,实现“一个门进”,诉求办理结果全部通过平台审核把关后统一反馈,实现“一个门出”,形成工作闭环。
三是信息支撑。群众使用微信公众号,网格员和工作人员使用工作端APP,区(市)平台使用综合指挥系统,所有诉求事项线上管理、线下解决,实现全程留痕、全程追溯、实时监督。
四是法治保障。制定统一的镇街、部门职责任务清单,作为诉求分办和镇街、部门履职的依据,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出台《“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诉求办理工作规范(试行)》,提高诉求办理的规范化水平。
五是平台权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将诉求办理情况考核结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强化监督问责,对在诉求办理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实、落实不力、推诿扯皮、拒不执行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进行问责追责。
试运行期间
受理诉求事项15.5万件
“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于2022年10月建设完成并试运行,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测试完善,于24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当天上午,10个区(市)平台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295万人,共受理各类诉求事项15.5万件,诉求解决率为90.46%,满意率为96.55%,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的大量诉求在平台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来源:观海新闻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