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创新+链接”,中国轮胎制造迈向高端行列

3月19日,代表着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的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揭晓,其中,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橡中心”)“橡胶轮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荣膺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国橡中心主任袁仲雪参加发布会并上台领奖。

国橡中心主任袁仲雪参加发布会并上台领奖

当前,我国橡胶工业正处于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时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是中国迈向“橡胶强国”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创新引领,不断扎实推进强链补链,展现了中国工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作为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国橡中心代表性的橡胶轮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使得我国国产轮胎制造从中低端迈向了高端行列,实现了我国橡胶轮胎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

不断向前突破,向更前沿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依托国橡中心平台强大的技术赋能和技术转化,“橡胶轮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和推广,补齐了多项行业技术短板,成功实现了我国橡胶轮胎产业链自主可控。随着产业链成果不断面向行业共享和转化,不仅推动了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更为中国橡胶工业迈进中高端插上了高质量发展的“翅膀”。

实现了橡胶装备100%全面覆盖轮胎生产全生命周期,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集成开发了轮胎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交付数字化车间整体方案50余套;具备橡胶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集成能力,可提供系列装备和整体技术方案,面向橡胶轮胎行业提供橡胶轮胎工厂“交钥匙”工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促进橡胶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资源最优配置和制造模式创新。最终通过项目成果在行业的共享和转化,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校两企”模式,强强联合,促进产业生态良性循环。

国橡中心由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赛轮集团联合承建,是我国橡胶轮胎行业唯一的、最高的科技研发和创新管理平台,长期以来,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坚持基础研究。

在科研领域,青岛科技大学被称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军校”,是国内第一家设立橡胶专业的高等院校,为全国橡胶工业发展提供了超50%的人才。在橡胶机械领域,软控股份的橡机产品已覆盖轮胎生产所需关键装备的80%。在新材料方面,赛轮集团推出的“液体黄金”是一种高性能橡胶新材料,成为行业领域革命性创新,打破困扰轮胎行业发展百年之久的“魔鬼三角”定律。

“一校两企”模式搭建的合作平台,促进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多维度融合基础,不断整合行业内外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国橡中心的平台集聚效应,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同推动橡胶与轮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及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推广。坚持基础研究,首创合成橡胶化学炼胶新技术,颠覆了传统炼胶理论,填补了行业空白,成功应用化学炼胶新材料研制出世界最高等级的绿色轮胎。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