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读《夜莺林的秘密》| 一首叩问生命意义的抒情诗

(英)露西·斯特兰杰 著

梁海燕 李旭 译

书评

一首叩问生命意义的抒情诗

——读《夜莺林的秘密》

文/韦雨涓(青岛出版社编辑)

(本文部分内容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年2月14日第4版)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亨利埃塔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摆脱痛苦,一家人从伦敦搬到了乡下的“希望之家”。然而,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件,又令这个家庭陷入绝境。

随着情节的推进,“希望之家”里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被人遗忘的阁楼、黑影幢幢的花园、若隐若现的篝火、嘤嘤啼啭的夜莺、神出鬼没的“女巫”…… 这桩桩件件的背后,似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目睹了这一切的亨利埃塔既惊又惧,还有莫名的兴奋。忐忑不安中,小女孩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夜莺林深处。她在林中发现的秘密,能够拯救她的家庭吗?

讲故事的高手

英国文学家、批评家E.M.福斯特曾说,故事是小说至高无上的要素,也是脊柱。其同胞、《夜莺林的秘密》的作者露西·斯特兰奇无疑就是讲故事的高手。巧妙合理的结构布局、收放自如的写作技巧、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优美动人的行文辞令、隐忍节制的感情处理……书中所展现的种种魅力,让人击节赞叹的同时,也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作者的小说处女作。

故事并不复杂,却冲突不断,高潮迭起,很难用“三段论”简单概括。结构也非单线式,亨丽埃塔与庸医哈迪医生的冲突、与“希望之家”前主人莫莎的相识相知是互相交织的两条主线;亨丽埃塔一家的遭遇、一战是两条副线,也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火索。数条线索或隐或现,或齐头并进,或相互交缠,汇聚成一股合力,推动着情节发展,揭示出因战争阴霾、家庭变故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在时代巨变及无常世事面前,人性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人们或逃避,或麻木,或崩溃,或振奋,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全书共50节,均无标题,只以阿拉伯数字为序,简洁内敛中透着自信。情节紧凑,各章节犹如齿轮,咬合得非常紧密。作者善于讲故事,有时谜底马上就要揭晓了,却又被一笔宕开。如亨丽埃塔梦魇中凶猛的火焰、黑色的浓烟、爆炸的窗户……这些细节与其家庭变故密切相关,但就在紧要关头,梦却被转动门锁的声音打断,线索戛然中止。

许是当过演员、编剧的缘故,作者善于设置悬念,重视细节铺垫。尽管读者常常捉摸不透,但又不会过于担心。这种安全感大概源于作者行文的从容不迫,及展示出来的极高的写作自信。比如临近结尾,作者在抖开故事包袱的同时,又有条不紊地将分散的故事线收罗成一张网,但并不扎紧口袋,而是留给读者一个意想不到又合乎情理的开放性结尾。

小说行文张弛有度,自带节奏感,带给读者丰盈的阅读体验。例如写爸爸离家、妈妈被关进疯人院、亨利埃塔也被怀疑患病遭囚禁这一段:半夜里,趁着众人熟睡,亨丽埃塔偷偷点起燃蜡烛求救;室外风雨交加,屋内令人窒息,孤立无援的小女孩也因紧张手不停地颤抖。情况十分危急,但作者却并没有立即交待后续情节,而是写小主人公差点儿把烛火当成生日蜡烛吹灭。这闲闲的一笔,不按常理却又合乎情理——对于一个年仅12岁、初次被迫面对困境的孩子,是多么真实的写照。这样写,不仅让读者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有余裕启动理智思考去化解心头骤起的疑窦,还能唤起读者的情感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常不自觉地被这些熟悉的生活小细节带入情境,倍感亲切的同时,也加深了代入感,有时甚至要屏息凝神,生怕大声出气会干扰到小主人公的应急反应。

作者很狡黠,常常故意模糊现实与幻想的边界,以实写幻,亦真亦幻,幻极而真,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比如知道莫莎就是杨夫人后,亨丽埃塔如释重负,但随后拜访房屋中介惊闻杨夫人已于三年前自杀,又让她跌入自我怀疑的旋涡,以为自己真的如医生所断言的那样,得了失心疯。

作者善用隐喻,丰富的弦外之音不仅引人深思,还富有哲学意味。哥哥的去世,是亨利埃塔无法面对也不能宣之于口的痛,这痛最终幻化成梦魇,整夜折磨着她:“我们一直跑,却逃不出那场大雨,因为那场雨在我心里。” 当亨丽埃塔误以为自己不是大人才四处碰壁时,莫莎对她说:“就算你长大了,别人也不一定会听你的。”简短的一句话,既凸显了儿童的天真,也道出了成人的无奈。

书中一些词语具有双关意,隐喻与双关语的巧妙运用,引出生与死、瞬间与永恒、变动与静止等终极问题,启人深思。比如在英文中,“飞蛾”与“莫莎”、“夜莺”与“南丁格尔”分别是同一个词。安徒生的童话《夜莺》是“妈妈”的最爱,而曾在南丁格尔护理学院学习过的莫莎,就像那只“用美妙的歌声来驱散死亡的阴影”的夜莺一样,也成了“妈妈”的“夜莺”——同样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她用现身说法最终帮“妈妈”走出悲伤与自责的深渊;但尽管予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莫莎还是不自信地把自己定义为一只见不得光的“飞蛾”,永远不能再回到现实世界,可在亨丽埃塔眼里,“积满灰尘”的飞蛾漂亮极了,飞蛾最后化作的一团火焰,那“斑驳的金色”就是飞蛾与死亡相抗争的金色光芒。夜莺和飞蛾,一体两面:前者用美妙的歌声引导人走出死亡的恐惧,就像莫莎和亨利埃塔所做的那样;后者奋不顾身扑向火焰,展示了向死而生的勇气,正如书末所写那些为了和平甘愿赴汤蹈火的男孩。

迷人的细节

细节,是小说生活质感的来源与载体,也是支撑人物感情和人性的物质基础,细致入微的细节可以建构起精神真实。书中很多细节描写生动贴切,真实可信,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赋予作品丰盈的物质外壳。

如写小主人公的妹妹、不到一岁的“小猪猪”睡着的样子:“她的眼睛合上了,很快,那翘翘的小鼻子里传来了夹杂着哨音的呼吸声,肚子也随之一上一下地起伏着。”短短数十字,恰似近镜头特写,将婴儿入睡的层次、情状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再如写正在海滩戏水的亨丽埃塔惊见入其噩梦的怪人,“一股更凉的潮水突然吸走了我脚下的沙子,我失去了平衡,啪的一声坐到水里,溅起了一片水花”。此处虽没有直接描写小主人公的心理状况,但对潮水的触觉变化已足以体现出她的惊慌失措,一个“吸”字写活了海水与沙子的瞬间互动。

又如写亨丽埃塔抱着小猪猪去花园,走着走着,忽然觉得小妹妹很沉,这才发现她已熟睡。有经验的读者读到此处,自会微笑颔首:现实生活中确会发生这种现象,是抱持物状态改变导致重心、力矩发生变化之故。

除了真切的日常生活描摹,作者还惯以孩童熟悉的事物、动植物来将抽象化的感觉或道理具象化,使之变得可感可知。比如亨利埃塔的一段独白,“瞌睡用它温柔的触手包裹着我,拉着我沉下去,沉下去……”,对于一个心事重重又疲乏至极的半大孩子而言,也许唯有入睡才可以让她暂时摆脱眼前的混乱;但尽管瞌睡拥有“温柔的触手”,是暖的、安全的,可一旦睡着了,生病的妈妈怎么办?心有挂念却又身不由己,所以是被“拉着”沉下去的。

隐忍克制的叙述

高级的文学审美,并不靠煽情征服人。隐忍而又克制的感情,往往更能打动人。伴随着情节的发展,书中人物的情感也波澜起伏,但除了白描式的细节勾勒,并没有过多的渲染,往往寥寥数笔,人物的哀伤或悲愤就跃然纸上。

如写亨利埃塔想去见被锁在房间的妈妈,被以禁止“别人”接触为由遭拒的一段:亨利埃塔哽咽着眨眼收回眼泪,继续恳求:“不是别人,是我!……我就只和她坐坐,我保证不会让她累着的。我只会拉着她的手和她坐在一起。”偷偷见到妈妈后,亨利埃塔说:“我来看你了,妈妈。”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妈妈眼里瞬间蓄满泪水,说:“你不是真的。” “我是真的,我当然是真的……”亨利埃塔的眼里也充满了泪水,跑到床边给了妈妈一个拥抱,轻抚着她的头发,将脸贴着她的脸,“妈妈轻轻地抽泣,她的整个身体开始放松,……如释重负地笑了,闭上了眼”。这些文字朴实无华又节制内敛,只是记录了母女二人的简短对话、几个细微的动作,却把亨利埃塔的隐忍、妈妈的思女心切展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又如,当莫莎听到儿子的战友讲述爱子是一个英雄时,本来还因陌生人擅自闯入而满脸戒备的脸上立马现出一种奇特的表情,“一动不动,极力控制着自己,但眼中闪着钻石一般的泪光”;“他在那里很开心,总是很温柔地提起你”,听到这里,莫莎只能微笑,眼里闪着泪花,认真得不能再认真地聆听。这段白描,表现了一位痛失爱子却又不愿意接受噩耗的母亲在得知真相后的悲欣交集:为儿子的英勇自豪,也因彻底失去儿子而痛心。

这些细微的感受,十分生活化又充满诗意,极易引发共鸣,与深沉悠远的生命主题相得益彰。叙述语言的理性节制与女性特有的感性细腻交织,形成一股张力,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来自阅读和大自然的救赎

突遭变故,作为“灯下黑”群体一员的亨丽埃塔,在遭受心灵重创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最终仍能走出阴影,自救且救人,固然得益于她从小与双亲建立的良好亲子关系,也与其酷爱读书有关。

卡尔维诺曾说,阅读经典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它为未来提供相对可靠的经验模式,也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提供价值的衡量标准,提供美的范例。这一论断在亨丽埃塔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亨丽埃塔是个爱书如命的小书虫。阅读陪伴着她度过最难过的时刻,给了她安慰、智慧和勇气,让她在身边缺少成人陪伴和引导的情况下,仍能健康成长。大量经典文学阅读经验的积存,赋予她卓越的想象力及强健的精神力量,支撑着她破茧成蝶,迸发出耀眼的生命之光。阅读已经融入她的生命,童话故事营造的文学奇境,是她惶恐无助时的心灵避难所,也在她的心田埋下爱与善的种子,这粒种子最终又生根发芽,长成庇佑家人的参天大树。

书中涉及约三十种经典文学,包括小说、童话、诗歌、童谣、神话传说等多种体裁。这些书籍除了用来塑造人物性格,还常常作为情节构成的元素,渲染故事氛围;经典儿童文学的穿插及童话场景的移花接木,促成了文本间的互文性,引人联想,增加了故事的延展性。

尽管阅读为亨丽埃塔筑起了一座暂时可以遮风避雨的象牙塔。但亨丽埃塔毕竟不是童话人物,终究要真正面对现实的风风雨雨。在此之前,代表着自然力量的莫莎对她的点拨,也是不可或缺的缓冲和帮助。

无论人世兴衰,自然都从容不迫,冬去春来,周而复始,保持着生命的本真状态。自然就像一面镜子,反照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自然还有移情怡神的魔力,让人感受到与喧嚣的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美,拓宽人的心灵和视野。书中代表着天籁之音的夜莺的歌声,象征着大自然永恒的快乐,予人以美感外,还有着涤荡人心的力量。

成长,往往意味着要超越甚至丢弃自然赋予人的本真。对自然而言,是一种异化。这也是孩童通常会比成人更容易贴近自然的原因。经历了丧子之痛,对生活绝望的莫莎,最终被大自然治愈,即代表了人类向健全人性的回归。重生之后的莫莎,像大自然的精灵,更懂得孩童。她从孩童熟悉的自然事物切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相比邻居庸常的安慰、牧师空洞的布道,更能打动亨利埃塔的心。

面对失去亲人、痛彻心扉却又无法言明的亨利埃塔,莫莎劝慰道:“这件事就像是一轮新月,亨丽埃塔。即使月亮只呈现出一弯窄窄的新月形状,其余的部分也并没有消失,只是隐匿在了阴影里。它没有去别的任何地方——只是我们暂时看不见它了。去寻找月亮藏在阴影里的那部分吧,亨丽埃塔。相信即使我们看不见它,它也还在那儿。”

为了帮助亨利埃塔排遣忧伤,莫莎鼓励亨丽埃塔“去听那些听不见的东西”。在莫莎的指引下,亨利埃塔一遍遍聆听着:“直到听到花瓣闭合,天空中云朵飘过,还有树根在土壤里向下扎根的声音,随后我终于听到树枝上一个非常轻柔的拍动翅膀的声音。我的心也随着它翩翩起舞……我仿佛蜷缩在天鹅毯子铺就的巢里,感到心中的恐惧和悲伤逐渐消散了。”

自然带来的片刻宁静,使人暂时忘却烦恼。短暂的忘我,拉开了人与悲伤的距离,从而让人能有余裕去聆听周围的世界,慢慢学着用宇宙的无垠来审视生命的短暂,心灵便由此得到慰藉。

有尊严地活着

文学审美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人性的挖掘程度。人生无可回避的处境、难题和情感,关于死亡的体验和思考,永远是深入人心的话题,亦是本书的着力点及闪光点。故事清浅,寓意深刻,表里近乎矛盾的落差,恰恰成就了本书文学审美的浓郁。

小说以亨丽埃塔一家的遭遇为主线,却并没有局限于这家人的悲欢离合,而是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层层渲染,多侧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通过孩童的视角还原了部分战争碎片,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

灾难往往是人性的试金石。善与恶,总是如影随形。自私、冷漠、偏执、狂妄自大者,重则可挑起战争、荼毒万千生灵;轻则可利用职权、伤害周围的人。战争的危害显而易见,容易引起警惕;来自和平年代居心不良者的伤害却非常隐蔽,很难觉察。书中的哈迪、奇尔弗斯医生就属后者。他们狂热崇拜技术,眼里只有技术专利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誉,对病人的痛苦漠不关心,把自己的狂妄自大建立在病人的痛苦之上,却以英雄自居。

好在,这个世界还有良知。有些教条和迂腐的简妮阿姨,尽管因为对医生的盲从,前期差点儿沦为医生的“帮凶”,但也正是真心爱护孩子的她,尽职尽责地维护着这个即将支离破碎的家;上过战场、受过伤的贝里先生,虽不善言辞却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面对伤心的亨利埃塔,他好言安慰:“你会好奇只是出于天性。成年人才总是假装毫不在意……我们都在经历风吹浪打,不是吗,小家伙?但要紧的是不被淹没……”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亨利埃塔才成功地带着妈妈逃离疯人院;贝里夫人虽只是一个见识平庸的厨娘,却在危急的关头,以她特有的淳朴善良给予亨利埃塔莫大的帮助,她偷偷放亨利埃塔进屋去见妈妈,并鼓励她说:“别怕,……你可以放心地进去看看那个可怜的人。……让你们彼此疏远似乎是错误的。”

好的文学最终会落实到爱,予人以向上的精神力量。大卫、皮克斯吉尔、贝里先生都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带着一身创伤回归社会,仍保持着人性崇高的善意;经受了丧子之痛的爸爸,即使一直顶着黑眼圈,也不忘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索后才出现在家人面前;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大卫,虽行走不便、客居异地,仍日常穿着一身精致合身的衣服;保姆简妮洁白无瑕的围裙和完美的金色圆发髻,带给孩子们无比的安心:即使经历过创伤,人们仍然尽量体面地活着,保持着为人的尊严。

梅子涵说:“努力、小心、爱惜无比地活着,是所有优秀文学想告诉你的归根结底的哲学,是实现生命意义的最抒情的诗。”此书庶几当之。

结语:终究不是童话

《夜莺林的秘密》是一部心灵成长小说。小主人公亨利埃塔的成长线最为明晰,但成长并不只是孩子的专利——这也恰是本书的独特之处——书中真实、分层次地展示了多个人物的成长。除了亨利埃塔,莫莎、爸爸、妈妈这三个大人,都经历了丧子之痛,一度颓废甚至绝望。三人之中,尤以卧病在床的妈妈最难走出来——本已因爱子亡故伤心欲绝,又被庸医控制失去自由,被剥夺了照顾女儿的权利,整日沉浸在悲痛与自责的深渊无法自拔。所幸,在女儿及莫莎的鼓励及帮助下,妈妈慢慢好转。

小说临近结尾,亨利埃塔陪同皮克斯吉尔先生走进“夜莺林”:

树荫下很凉爽,也很安静。……微风吹来,吹落了树上最外层的树叶,飘落的树叶说:“嘘,嘘……”所有的树叶都安静地听从了。鸟儿也沉默了。

如此描写,令人恍入童话世界。依着童话的一般思路,既已接回妹妹,救出妈妈,爸爸也返家,故事可以就此结束了——“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看上去还是个很圆满的结局。但作者并未就此搁笔,而是继续深挖人性。由此,免落俗套的同时也提升了思想高度,引人深思,分外有力量。

在庆祝妈妈治愈的野餐结束后,亨利埃塔和妈妈紧挨着躺在地毯上。沉浸在喜悦中的女孩满心满眼都是笼罩着银色光辉的星星、有着金色斑驳翅膀的飞蛾以及夜莺美好的歌声,但这些妈妈似乎都没看见:

她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泪水。“我还没有完全走出来,亨。”她低声说,“我……还有一点点不知所措。”

读此,心没来由地抽了一下:哦,终究不是童话,也幸好不是——孩童总要长大,大人却并非成长的终点。

来源:青岛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李冬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