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即墨: 大信街道果蔬“菜篮子” 推动乡村特色农业“组团”发展

阴阳棚结合、压茬种,不误农时、不让地闲;错时施种,避开集中销售期、效益最大化;传统单一水果采摘+蔬果多业态采摘,发展联动产业;实地考察、原产地选苗、异地栽种,培育大信区域特色;乡村特色产业为基,吸纳群众就近就业,辐射带动村集体创收;党支部领办,抱团取暖,黄土地上结出乡村振兴“农业致富果”。在即墨区大信街道向阳红生态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采摘基地,特色采摘正当时。

草莓棚

2019年由刘智牵头,成立青岛大信向阳红生态旅游采摘观光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秉承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发展特色农业,让周边村民同步走上富裕道路。走进刘智的大棚,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辐射带动、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和园内的果蔬一样,正蓬勃生长。

该“菜篮子”大棚里有草莓、小金橘、草莓番茄、长果桑、软枣猕猴桃等喜阳果蔬,还有蘑菇、羊肚菌等喜阴蔬菜,“园内大多采用阴阳棚结合的形式,高效利用土地,致力产值最大”,园内工人介绍,“质量过硬、产量够足,就拿草莓番茄来讲,实行错时种,避开销售高峰,有五层挂果的棚、三层挂果的棚,还有育苗棚。你看这个草莓番茄棚上面还套种了软枣猕猴桃,果子成熟期游客抬头就能摘到,跟电视里面演的一样”。

工人们正在搬卸菌棒

走进桑葚棚,长果桑刚抽了新芽,“果跟芽出,口感比普通桑葚好得多,果长8至12厘米左右,正月十五前后就能上市”,棚内工人介绍。

“搞农业,投资大,回本慢,但是适合村庄实际,村民上手快。农业发展好了,吸引周边游客,自己‘富腰包’的同时也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农业管护,自动化+人工更为妥帖,目前已解决周边70余名群众就业问题,‘辐射’式发展,一举多得”,刘智表示,目前园内基本形成一、三产融合、产加销一体、高中低端果蔬齐聚、产业链条完整的发展格局,下一步将继续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持续提升综合效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见习记者 毛梓轩 通讯员 谭梦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