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蛰伏已久 充电桩行业何时进入盈利时代?

随着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锂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汽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驶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而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配套设备,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英大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估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电费市场规模约141.3亿元,服务费市场规模高达17亿-34亿元。假设电价不发生巨大变化,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会扩大3倍,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会扩大10倍,电费和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快充将成为主流趋势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者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居民小区停车场或专门的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其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对于公共充电桩,用户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

现阶段市面上主流的充电桩有两种,分别是“快充”桩和“慢充桩”。快充使用直流充电,功率大、速度快,充电时长在20分钟到2小时左右;慢充使用交流充电,功率小、速度慢,充电时长在5到8小时左右。根据安装地点可以看出,慢充大多为私人充电桩所使用,而公共充电桩则大多数为快充。目前来看,大功率快充已成为消费者需求的主流趋势,这将推动快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的规模建设。

充电焦虑仍未解决

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就明确提出车桩比要达到接近1:1。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暴涨,作为配套设备的充电桩数量也随之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28.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09.1万台,车桩增量的比例大约为2.5:1。保有量上,车桩比也达到了2.79:1,并逐渐往2.5:1收敛。虽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比例,但仅从数量上看,现有的车桩比已基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事实上,很多电车用户依然无法避免充电焦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充电桩分布并不合理,很多低使用率的“僵尸桩”比比皆是。比如部分城市的公共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办公区停车场以及住宅区等利用率较低场所,而在人流量较大的医院、学校等场所,充电桩却严重不足。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显示,全国25座大型城市中有22座城市,单个公用充电桩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因此,建立在真正的市场需求之上来安装充电桩,才是行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亟待解决的真正难题,而这也意味着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尚未真正进入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充电桩领域的运营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第二类就是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车企,第三类则是特来电、星星充电等第三方运营服务商。其中在公共充电桩领域,第三方充电服务商的份额最大,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76%。然而,就第三方充电服务商的几家头部企业的财报来看,尽管国内充电桩的安装数量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了飞速增长期,整个行业却并未进入真正的盈利模式。

国内充电桩产业链充电桩建设的主要成本是充电桩硬件设备的成本,占比90%以上。其中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设备和主要成本来源,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硬件成本的45%-55%。而除了充电站建设成本高以外,充电桩行业还存在收入来源单一,盈利周期长等问题,目前为止整个行业还未进入真正的盈利模式。据艾媒咨询发布《2022-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现况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当前充电桩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仍然为电价和充电服务费,基本为平进平出。

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桩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红利是毋庸置疑的。接下来,随着充电桩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化、市场化、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后,各大充电服务商可以积极地探索更丰富多元的盈利模式,前期的投入或许很快就能够获得回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梁源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