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铁十年访谈 | “破水缸”底座上掏洞,每道裂缝都连着海!

2021年12月30日,青岛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的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这条国内最深最长海底地铁,将青岛东西海岸通达时间缩短到了6分钟。地铁建设通常要穿河流、滩涂、海域,其中,穿海最凶险。今天,青岛财经日报记者走进地铁建设一线,倾听青岛地铁集团第二建设分公司工程处资深主管孙山尊讲一讲,他们是如何在“破水缸”的底座上挖洞的……

1号线海底隧道全长8.1公里,最深处距海平面88米,是我国最深最长的跨海地铁。很多人看到了它的长和深,却不知道它背后的“难”!

据了解,在青岛建地铁很难,青岛的地质在地铁行业里被称作“地质博物馆”,穿越青岛的海底有多难,可想而知。“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是我们在一个大水缸的底座上掏洞。这个水缸不是铜墙铁壁,是有一道道裂纹的破水缸,每一道裂纹都连着大海。”孙山尊这样比喻。

一道道裂纹就是海底隧道要穿越的一个个破碎带,1号线海底段共有18个破碎带。

常规的地质勘探一般用两到三种方法判断地质情况,但在1号线海底隧道,常规探测加上一些非常规的探测手段,如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超前地质钻孔取芯、孔内成像、高分辨直流电法、地质雷达法等,探测手段达到了8种。它们之间相互验证,反复确认地质发育程度。“我们每隔22米就向前钻一个大孔,放入微型摄像头做岩层的地质扫描,把精细程度放大到每一厘米,力求对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和危害程度分析的信息准确,能够及时修正参数,保证施工精准无误。”孙山尊说。

2017年的时候,穿越一条非常破碎的断裂带,地质钻机探孔打到前方30米位置时,水就直接喷出来了,涌水量每分钟60升,这就预示着前方围岩断裂带很宽而且破碎。调用喷湿机,将作业面用混凝土封上,连续注浆一周……一系列的紧急操作取得了成效,之后再打探孔,就不再有水流出了——水隔住了。

从2015年动工到2018年11月贯通,就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海底,青岛地铁修成了8.1公里的全国最长、最深海底地铁隧道。孙山尊说,对于一个从业者来说,能参与这样一项堪称难度“之最”的地铁工程,无疑是值得骄傲的。但孙山尊表示,作为青岛地铁的一员,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探索将永不止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