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CPI变化看青岛消费十年:物价温和上涨 消费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

价格是度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冷暖的温度计,物价稳则民心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深刻变化,青岛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消费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态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 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数据显示,2013-2021年,青岛CPI累计上涨22.1%,年均上涨2.2%,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指数高低差(由高到低排序)位列第16位(与银川并列),CPI波动趋势更加平稳。

2013-2021年全国、山东、青岛CPI运行情况

分阶段来看,2012-2018年,青岛CPI总体平稳运行。在国际经济环境呈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加剧的复杂背景下,国内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增速放缓,物价上涨压力得以缓解。2013-2014年,青岛CPI温和上涨,涨幅分别为2.5%和2.6%,消费价格处于温和可控的平稳区间。在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下,2015年,青岛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当年CPI同比上涨1.2%。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青岛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补短板各项工作。2016-2018年,青岛CPI呈现温和上涨运行态势,累计上涨6.8%,年均增长2.2%。

2019年为青岛CPI快速上涨阶段,同比上涨3.3%。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2019年青岛CPI涨幅超过3%。2018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减少。为防止疫情扩散采取的无害化处理、检验、防疫等措施使养殖户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推高零售价格。此外,2018年“倒春寒”导致陕西、山东等主产区的苹果、梨等水果受灾减产,而2019年开春以后华东、华中等主产区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水果的生产和运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部分水果品种价格长期维持高位。在猪肉价格大幅攀升和鲜瓜果价格走高的共同作用下,2019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6%,影响CPI上涨约2.26个百分点。

2020年至今,青岛CPI涨幅回落。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岛市出台支持企业发展18条、促进企业正常生产21条等一揽子政策,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与金融机构、商家联手,实施“百日万店消费季”活动,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消费市场得以稳步回升,为物价平稳运行提供了社会层面的安全环境和经济层面的有力保障。同时,青岛不断完善和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2020年连续9次启动联动机制,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1亿元,161万余人次受益,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和疫情因素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2020年和2021年青岛CPI涨幅分别为2.4%和1.5%,消费价格处于温和可控的平稳区间。

今年以来,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背景下,青岛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今年1-6月份,青岛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从主要分类变动情况看,食品价格上涨0.1%,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价格上涨0.9%;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1%。

食品、服务价格拉动因素显著 工业品价格总体低位运行

2013-2021年,青岛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累计上涨43.1%,年均上涨4.1%,为涨幅最大分类;此外,食品烟酒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而交通通信类价格呈下降趋势,累计下降5.9%,年均下降0.7%。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CPI八大类年均涨跌情况

分年度来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2013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均呈“七升一降”的运行态势,2014年、2018年全面上涨,2015年、2021年呈“六升二降”的运行态势,2020年呈“五升三降”的运行态势。

分商品类别来看,青岛作为大型消费城市,食品外埠依存度较高,易受到全国性猪周期、极端天气、公共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导致食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进而对CPI平稳运行产生影响。2013-2021年,青岛市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47.1%,年均上涨4.4%。其中,猪肉价格累计上涨69.9%,年均上涨6.1%;鲜菜价格累计上涨64.6%,年均上涨5.7%;鲜果价格累计上涨47.5%,年均上涨4.4%;粮食价格累计上涨32.6%,年均上涨3.2%;食用油价格累计上涨18.2%,年均上涨1.9%;鸡蛋价格累计上涨17.6%,年均上涨1.8%。

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下,2013-2021年,青岛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5.9%,年均上涨1.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用于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不断减少,转而增加休闲娱乐、生活享受等更高层次方面的消费,带动家庭服务、美容美发洗浴、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价格累计分别上涨71.1%、55.1%、37.4%、33.9%,年均分别上涨6.1%、5.0%、3.6%、3.3%,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型趋势显著。

2013-2021年,工业品价格累计上涨11.3%,年均上涨1.2%,低于服务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从具体分类来看,教育用品、医疗卫生器具、中药、西药价格累计分别上涨61.8%、4.6%、51.0%、44.0%,家具、家用纺织品、衣着价格累计分别上涨23.9%、10.5%、17.6%;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价格累计分别下降9.2%、11.9%。

2013-2021年,全国与全省CPI累计分别上涨19.6%、20.3%,年均分别上涨2.0%、2.1%,青岛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年均涨幅0.2、0.1个百分点。

物价保持温和上涨 价格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多重因素影响下,青岛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态势。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大部分发达国家经济都处于萎靡的态势,GDP增速放缓,消费需求疲软,贸易持续低迷,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加之政治局势动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频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进而破解当前供求关系中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杠杆偏高、成本高企、短板约束等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为经济持续发展扫清障碍、蓄积动能,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价格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其次,青岛居民消费价格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结构性紧缺特征明显影响。从最低工资标准看,2013年青岛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380元和13元,至2021年该标准已分别上调至2100元和21元,累计上涨52.2%和61.5%,远超同期CPI涨幅。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员紧缺,这种紧缺呈现出区域、年龄、知识结构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特征。尤其是自2020年起,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受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劳动力结构性失衡。

此外,青岛居民消费价格受价格政策影响。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后至今我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稳定价格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012年以来,我国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价格体系逐渐健全,市场价格运行机制日益完善。按照国家和山东省的部署,青岛着力“调结构、促转变、保增长、惠民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运行的良好态势,价格调控能力显著增强,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影响,青岛居民消费价格出现波动性变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仍以小规模“单兵作战”为主要生产形式,对抗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易于导致相关产品的价格存在“大小年”的周期性上涨或回落。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服务行业发展受挫,青岛服务价格上涨0.7%。

总体上看,青岛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为稳定物价打好基本盘。2021年,粮食单产434.3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9公斤,增幅0.44%,总产312.8万吨,比上年增加8.19万吨,增幅2.69%,单产、总产均创近十五年新高。粮食价格在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持下平稳增长。粮食价格的稳定和农副产品充足供应为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 多举措力促消费升级

为持续稳定物价,青岛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继续促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注重发掘城乡消费市场潜力,改善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正常权益。

同时,青岛将继续提升政府在保供稳价方面的主体和兜底作用。进一步强化市场监测预警,着力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有措施。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产销对接,打通产销链条各环节,确保关键特殊时期重要民生商品供得上、供得足。强化信息发布,引导生产企业和种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价格大幅波动。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在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上,青岛着力巩固和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适时提高补贴水平和补贴范围,在达到启动条件时,要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通讯员 张锦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