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9月10日12时以来,青岛即墨区无新增中高风险区

今天下午,青岛即墨区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当前,即墨区疫情处置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紧加快开展疫情处置各项工作。

一、病例变化情况

9月10日12时-9月11日12时,即墨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相关情况已通过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发布。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医疗救治情况。

截至9月11日12时,即墨区累计发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5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4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青岛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全力保障患者救治。定点医院每日开展专家会诊,为患者制定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方案,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目前,所有患者病情稳定。

(二)核酸检测情况。

全力抓好核酸检测,加强核酸检测现场组织管理,严格规范检测流程标准,做到快采、快送、快检、快报。已完成第六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截至9月11日12时,除已公布的新增34例阳性病例外,其他均为阴性。

(三)风险区域服务保障情况。

9月10日12时以来,即墨区无新增中高风险区。对现有中高风险区严格落实分区分类管理,坚决消除风险外溢。切实做好群众生活物资和就医需求保障,着力打通服务“最后一米”。规范开展社区消毒和垃圾清运工作。

(四)社区网格管理情况。

以基层社区、村庄网格党组织为引领,依托全区五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为居民安全防护构筑起“第一道防线”。全区2287名城乡社区网格员全力以赴参与随访摸排、社区管控、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服务、生活就医保障、宣传防疫政策等工作。据初步统计,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网格员以网格、楼栋为单位建立居民微信群3968个,摸排随访人员信息10万余人次,收集解决居民诉求1.2万多个、宣传发送防疫政策信息4万条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们将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统筹协调,采取更加果断有力的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一是积极开展患者救治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是高效有序推进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全面覆盖、不漏一人。

三是深入细致抓好流调排查,确保风险人群排查清楚、管控到位。

四是加大防疫物资储备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有效保障群众生活就医需求。

五是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落实个人防控责任,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

连日来,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冲锋一线;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守护健康;公安干警尽职尽责、不辞辛苦;基层工作者日夜坚守、连续奋战;志愿者同心抗疫、爱心可敬;市民朋友们大局为重、主动配合......这些都让我们备受感动、深受鼓舞。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

答记者问

↓↓↓

1、现在市民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有些区域凌晨就开始做了,请问是出于哪些考虑?居民排队检测,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高效有序检测并且避免人员密集产生感染风险?

情防控就是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核酸检测有“采送检报追阳”疫流程,采样是第一道关,疫情常态化防控6点开始采样。进入战时状态,更要突出“早”和“快”,把整体时间提前,可以早出结果,尽快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在此,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核酸采样工作,积极配合,主动参与。

为确保高效有序快捷检测,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工作预案和组织管理,理顺全链条工作流程。各镇、街道、社区、村庄,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拉网式排查,以居民小区楼宇、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为最小单元,做好组织动员,开展“双敲五扫”和“七类”人员清底行动,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是优化采样流程,加强采样现场组织管理。检测现场设立清晰的隔离带等指引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分时段发动,减少人员聚集,缩短排队时间;配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持采样秩序,避免人员拥堵引起交叉感染。对于学生、老年人、孕妇、残障等群体设置绿色通道独立采样,增强人性化关怀,不耽误学生上网课,减少他们排队等待时间。

三是通过小区网格微信群、小区广播等发布检测须知,提前向市民告知注意事项,提醒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健康码,手不要触碰采样台等,采样结束后尽快离开,现场不要逗留、不要交谈。

四是优化检测流程,我们在全区设置一处样本中转站,统筹调配核酸样本和检测资源,实现样本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检测机构,保证最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

在这里再次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听从社区组织管理,参与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全民全力早日战胜疫情。

2、大数据在助力科学精准防控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一、 快速调整疫情防控平台,适应战时运行机制。

从2020年以来,我们先后研发了“守卫墨城”疫情防控小程序、新冠疫苗接种预登记管理平台、区疫情防控信息化指挥平台等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了疫情防控的大数据防线。9月5日以来,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大数据部门快速响应,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行动中来。我们结合疫情战时机制工作调整安排,在市大数据局的全力支持下,组织精干力量驻场工作,迅速调整优化平台工作流程,与市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了阳性病例流调溯源、密接次密接追踪、重点人员转运隔离、社区重点人员管控统一纳入系统管理,做到了人员底数清、状态清和管控措施清。

二、 打通市、区信息数据共享,支撑战况分析研判决策。

快速打通市、区核酸检测采样、报告、实有人口库数据联通共享,对全民核酸检测数据即时分析比对,对当日未参加采样的人员信息及时推送到镇街社区,为网格员精准敲门敲窗催检提供精准的信息保障,目前累计已推送信息60余万条。联通疾控中心、镇街指挥部、转运隔离组、定点隔离酒店数据,建立重点人员管控状态数据链,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数据保障。

三、 做好政务信息系统服务保障,保证通讯畅通。

协调相关部门快速部署指挥部集中办公场所政务内外网,保障了通讯网络畅通。组织专门队伍加强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专人值守,确保网络运行稳定。

下步,我们将会同青岛市信息化团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做好数据汇集共享、扩大数据赋能、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为疫情防控和指挥部决策提供更为强大的大数据支撑,坚决打好科技防疫狙击战、歼灭战。

3、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地方派出专业队伍支援即墨抗击疫情,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省内多市的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第一时间驰援即墨,令即墨人民非常感动。

自9月5日以来,各地前来我区支援抗击疫情的人员总共约有5500多人,其中:公安干警2800多人、医护人员2200余人、流调专家200多人、其他专家150余人,还有社会志愿者、民兵等人员200多人。

为做好前来支援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生活保障组,第一时间安排食宿,配备消毒防疫物资等,全力做好生活保障。因为时间紧张、工作繁重,有做得不够细致、周到的地方,也恳请前来支援的队伍们给予理解。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优化服务,保障物资供应,为外地支援力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这些支援力量,用责任和大爱,书写出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公安干警日夜巡逻,白天太阳晒、晚上冷风吹,始终忠于职责、坚守岗位。

高风险区入户采样风险极高,全民采样任务繁重,工作时间超长。医护人员和技术专家,不怕困难、不怕感染,饿了吃盒饭、困了倒在泡沫盒子上、马路边就能睡着,这些令即墨人民非常感动,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媒体表达感激敬佩之情!

在这里, 我要向无私援助即墨、奉献人间大爱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即墨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奋战的身影!谢谢你们!

4、从目前通报的情况来看,阳性感染人员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大,请问专家原因是什么?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际国内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该毒株自去年11月份出现以来,已经形成了5个大的进化分支,从BA.1到BA.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即墨区本次疫情发现病例所感染的病毒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是BA.5的分支变异株。很多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中,经过多代变异,毒性较原始毒株有所减低,感染时可能不引发症状或症状轻微。但这种病毒变异株致病性更强,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过程也更为隐匿。这也导致疫情一旦在人群中传播,感染的人数会在短时间内暴发式增加,防控难度也大大增加。

二是因为现在疫苗接种率比较高,全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均较高,全人群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所以尽管目前病毒已经进化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但第一代疫苗对其仍然有效,导致人群在感染的情况下,重症及病死的比例大大下降,一部分人即使感染后也不会出现症状,绝大部分感染者的症状轻微甚至感染者自己都察觉不到,从而导致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在这里,也呼吁符合接种条件、尚未接种的市民朋友,尽快接种疫苗,应接尽接;已完成接种的市民朋友,及时按照通知要求,尽快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针的接种,共同构筑我们的免疫屏障,筑牢我市群防群控的防线。

三是目前我们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有效,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立即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采取管控措施,并通过核酸检测等手段进行全面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感染者尚在未出现感染症状时或感染初期即被发现,从而导致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更高。在这里,我也呼吁大家,一定要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主动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区域管控等防控措施,这样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