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新能源集团持“光”前行,向“绿”奔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刚过去的三伏天里,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不畏酷暑,坚持奋斗在项目的一线。他们头顶烈日,坚定应“烤”,用汗水诠释着自己的担当;他们抓安全、保质量、抢工期,用忙碌谱写着自己的敬业;他们让项目的每一个愿景成功落地,用专业证明着自己的实力。他们,就是青岛城投新能源集团奋战在青岛奇瑞汽车产业园综合新能源项目的员工们。

无惧烈日不服“暑”

奇瑞汽车青岛新能源项目基地位于即墨区,进入基地后会看到各个车间都在进行着安装与作业。8月期间,在高“烤”的园区里环视各个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干净整洁的地面,施工现场保持着良好的卫生程度,没有一片随手丢弃的建筑垃圾,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从最细微处体现出了城投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图为新能源项目换热站)

来到车间顶层,工人们正在根据指挥搬运斜梁,进行校对和安装。“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夏日的午后持续暴晒,地表温度早已超过40摄氏度,而车间顶层温度更胜于地表,在这样的盛暑天气里干上个把小时,裤腿都能拧出汗来。然而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交付,团队员工和工人们没有一人打“退堂鼓”,他们一起在这样的三伏天里并肩作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图为施工员在搬运工作完成后进行校对)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也不是谁都能做的。”项目人员解释道:“如果下面的主梁没有调对好,上面的梁是安装不上的,这对尺寸的要求很高,如果稍微偏个几公分就会影响安装,因此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图为施工员在进行屋面光伏纵梁安装)

看到迎面走来的搬运主梁的施工员们,有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黝黑,有的肩膀上搭着的毛巾早已湿了大半,但是从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疲态,而是有一种要打一场胜仗的坚韧神情。

和疫情“赛跑”,做时间的“朋友”

除了高温作业以外,整个项目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要在疫情导致的设备供货延期等不利条件下抢工期,不仅要面临高强度的加班,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就是在这样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项目按期交付,新能源集团工程管理经理郑劲松每天早早就赶到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对接确认当天的设备进场安排,以及进度计划执行情况,之后再与项目联合体承包方国网综合能源讨论双方工作面搭接事宜等。下午,郑劲松继续在现场跟进施工进度、质量,遇到技术问题立即联系设计单位、设备厂家及奇瑞等参建方即时排除。晚上六点,团队内部开会汇总当天的工作进展,核对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一切工作都围绕着630的保供目标开展。

(图为郑劲松在与调试人员讨论系统调试过程)

几乎每天郑劲松都要工作到晚上8点多才下班,高强度的工作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疲劳感,然而郑劲松却表示:“虽然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自己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特别是在空压机、循环水泵按时开机,车间里的生产线随之动起来后,极大的获得感及满足感让我更加感受到了做这件事的意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一个汽车的生产项目,自己也能在其中贡献一份力量,感觉这段时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为郑劲松(右)在与调试人员复核各项参数)

最终,动力中心项目提前一天交付,于6月29日正式打通并顺利启动动力中心循环冷却水与压缩空气系统,10kV开闭所成功送电,顺利达成预定的6月30日交付的工期目标。现动力中心已具备为园区各生产车间提供压缩空气、电力能源等基本条件,对冲压及焊装车间的系统调试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持“光”前行,向“绿”奔跑

作为山东省、青岛市两级重点项目,奇瑞汽车青岛基地综合能源项目是城投集团的首个产业园市场化综合能源项目,在892.6亩的场地上分布着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为响应国家双碳号召,新能源集团充分落实“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在建筑、装备、工艺、技术、公共配套、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做了集成和优化,其中光储充项目中就采用了屋面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充分利用绿色电力,合理使用谷电,降低汽车生产园区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图为奇瑞汽车青岛基地效果图)

不仅如此,为深入探索“零碳”模式,新能源集团利用综合能源中心这一形式进行集约化、自动化管理,建立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有效解决设备空转这一“痛点”。同时,采用变频模式及高能效比设备来降低设备负载,大幅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系统整体能耗,累计减排二氧化碳总数达到40万吨。

目前,城投奇瑞汽车产业园综合新能源项目动力中心主体安装全部结束,光储充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正在进行光伏钢结构支架及组件安装,团队目标仍然是高质量的安全生产并按期交付。

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为工作拼搏,为未来奋斗,贯彻作风能力提升的要求,不断地鞭策自己,牢记城投人的责任与使命,坚定前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梁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