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人社亮出上半年“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18.04万人 政策性扶持创业1.92万人

7月27日,青岛市人社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亮出2022年上半年人社工作“成绩单”。上半年,青岛市人社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呈现出“两稳两增”的良好态势。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创业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面对疫情不利影响,青岛市实施了减负稳岗扩就业一系列举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0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51.5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1万人,同比减少4.68%;公益性岗位安置城乡困难群体就业3.7万人,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政策性扶持创业1.9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4%,发放创业扶持资金2.9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到11.3亿元,创业带动就业4.02万人。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反复不定,对就业造成了一定压力。青岛市承压奋进、逆势进取,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一是政策加码促就业。先后出台强化就业优先18条新政、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5条、人社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等方面集中发力,全力稳就业存量、扩就业增量。二是援企纾困稳就业。用足用好新一轮“缓、降、补”等惠企政策,着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青岛市累计发放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2.83亿元,惠及2.61万户企业,稳定就业岗位5.82万个。针对企业“招工难”,实施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首批在全市714家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设立用工服务专员,摸排收集3276家次企业用工需求,发布岗位7.4万余个。三是靶向施策保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扩大“三支一扶”招募毕业生基层就业规模,全市发布支医、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岗位112个,岗位数量为历年最多;创新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通过加大岗位开发、见习补贴支持,帮助大学生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全市已组织就业见习实习5230人。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青岛市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城乡大龄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37047人,城镇岗位安置1.7万余人,全省最多;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定制化服务,促进其市场化就业。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3.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8万人。此外,青岛市着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风行动,通过农民工招聘大集等活动,开发就业岗位10万余个。

创业创新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城市跃级提升的阶梯。自2020年青岛市将创业城市建设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抓总,全力营造办事效率高、创业成本低、服务全链条、创业生态好的城市创业环境,青岛市创业城市建设工作做法被人社部在全国推广。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暨第六届山东省创业大赛上,青岛市选拔推荐的13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入围省级决赛,收获2个特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第二名,刷新青岛赛区在历年比赛的最好成绩,晋级项目数量和决赛团体总成绩均位列各分赛区之首。

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青岛市积极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发放创业扶持资金2.92亿元。同时,更加注重创业者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组建创业导师队伍、打造“创业第一课”公益培训讲堂的形式,为有创业意愿的各类群体提供政策讲解、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咨询、融资服务等多种指导和服务。截至目前,“创业第一课”已举办4期,通过网络直播吸引40余万人次参加。

此外,青岛市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调解仲裁、劳动监察办案效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共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11410起,调解率64.91%,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559件,按期结案率100%,为劳动者追回各类经济损失2.32亿元。

社保参保人数不断增长

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青岛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0.9万人、274.36万人、320.95万人,比2021年底增长8.02万人、3.02万人、5.98万人;全市共有2517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职工人数达到12.7万人,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近63亿元。

上半年,青岛市积极克服疫情反复对就业参保的不利影响,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4.2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3.4%,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一方面,青岛市聚焦“两类重点群体”,不断提升参保覆盖面。一类指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发动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力量,形成联动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参保扩面专项行动,通过媒体、电话、短信、现场讲解等渠道广泛宣传普及社保政策,促进青岛市未参保、中断参保人员积极参保续保。另一类是指脱贫享受政策人员、低保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员等缴费困难群体,通过加强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做好缴费困难人员信息动态调整并逐人建立台账。定期比对排查未参保人员,逐人落实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政策,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10.09万名缴费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另一方面,青岛市通过优化提升参保办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为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推行就业与社保、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与社保开户“一链办理”,建立施工项目审批联动告知机制,320个新建项目全部参加工伤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通过手机银行“掌上办”,也可通过全市4家银行166个社银合作网点“就近办”。依托青岛市灵活就业用工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在“抢单宝就业”APP接单时可同时办理参保手续,为青岛市灵活就业人员随时随地参保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办理渠道。

人才资源数量不断增长

技术技能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青岛市引进集聚青年人才4.35万人,其中研究生2567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万人,技能人才1.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0.36万人。

在技能人才集聚方面,上半年,青岛市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从“四个方面”发力,为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人才技能支撑。

一是提升重点产业领域技能人才供给。围绕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出台企业新录用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等企业职工培训系列政策。聚焦智慧海洋、高端装备、轨道交通等行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育高技能人才764人,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4.2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万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培训1.18万人。

二是推动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选树。组织开展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选拔工作,涉及行业涵盖了24条产业链所急需紧缺的重点领域,全市入选21人均为全国技术能手以上“国字号”技能荣誉,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3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17人,累计申请拨付奖励资金2320万元。开展省级重点人才工程评选工作,青岛市共获评12名齐鲁首席技师、3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名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

三是建立健全新时代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今年,在人社部指导下,青岛市积极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支持企业根据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的情况,在现有五级职业技能等级之下设置学徒工,之上设置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建立与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目前,青啤集团已选拔出首批企业特级技师32名。下一步将从特级技师中优中选优,参加山东省人社厅组织的首席技师评选工作。      

四是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组织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农村领域行政执法、无人驾驶航空植保、数字变革创新等20余项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岗位练兵万余人。

在促进博士后创新创业方面,青岛市构建起“政策引航、平台聚力、大赛驱动、园区加速”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机制,全面激发博士后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支持博士后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博士后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受到人社部主要领导肯定并批示。

一是政策引航。出台《青岛市促进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实施博士后青年人才聚青创新创业计划,健全完善博士后资助体系。上半年,博士后进站302人,出站225人,出站聚青155人;累计进站6339人,出站3220人,出站聚青2476人。目前,在站2587人。入选全国博新计划5人,入选省博新计划44人,数量居全省第一。上半年,共为1557名博士后发放资助7898万元;累计发放博士后资助7.6亿元,惠及博士后12000余人次。

二是平台聚力。累计设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博士后站基地203家,同比增长21%。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站118家(含分站)。

三是大赛驱动。目前,青岛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累计参赛项目1900余个,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落地创业项目70余个,累计创造产值超100亿元。近期,青岛市已经组织开展2022年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前期宣传发动,分赴东北、西北、西南等三个地区的15所“双一流”“985”“211”大学,进行省外推介;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在站博士后数量较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24家单位,进行巡回宣讲;对在站博士后数量较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单位,进行两场集中宣讲;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两场线上宣讲。

四是园区加速。创建青岛博士创业园、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可为更多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场地、房租减免等扶持。

8月密集组织四场活动

加快优质人才和项目引进

据介绍,为加快优质人才和项目引进,助力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8月份,青岛市人社局将密集组织四场活动。

第一场活动是第九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邀请青岛重点单位和海内外博士参加,开展人才政策推介、招聘对接及城市体验活动,为人才与市场主体搭建沟通对接平台,形成区域引才合力。

第二场活动是2022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聚焦产业赋能、科技引领和资本驱动,设立国内和海外两个赛区,按照项目征集、资格审核、海选赛、分赛区复赛等阶段进行,各赛区最终晋级项目进入总决赛。通过大赛吸引集聚一批海内外高质量人才项目落地,打造一流人才项目发展生态。

第三场活动是2022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将由两院院士、行业技术专家、创投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参与评审,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含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节能环保等8个重点产业项目,以“储备一批、交易一批、转化一批”创新项目为目标,充分发挥以赛育才引才、以赛荐才聚才的积极作用,致力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维度上为博士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畅通渠道、搭建平台。

第四场活动是2022年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和总决赛,全国优秀创业者、创投风投机构专业人才将齐聚青岛,同场竞技。活动期间,还将组织开展创业城市高峰论坛、青岛优秀创业项目现场观摩对接活动,引导优质创业项目落地青岛,推动产业、企业、就业、创业“四业”联动,进一步提升青岛市创业城市建设成效,为下一步争创全国创业示范城市奠定基础。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