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上街里啤酒节 “唤醒”青岛老城区

一场裸眼3D秀,让中山路这条百年老街,重新焕发了生机。一场久违的啤酒盛会,将青岛的老城区拉回了人们的视野。

 “青岛有两种泡沫,一种是大海的泡沫,另外一种是啤酒的泡沫,两种泡沫皆让人陶醉……”以啤酒为媒,随着首届上街里啤酒节落地,未来,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将加速集聚,深耕城市更新与招商引资,加快文旅融合与商业点爆,青岛市南区“以节促产、以酒兴城”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一个生机勃勃的西部老城正在以崭新的形象走进大众的视野。华洋折中、方形围合的老里院里,传统精粹和时尚新潮共鸣、文化气息和趣味情调同在,这次啤酒节也创新将分会场选在部分老里院里,在这里,最是能够品味市南,感受青岛。

以中山路周边区域为主的老城区,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原点,是青岛海派文化的凝结,也是青岛城市经济的根脉。推进以中山路区域为主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是青岛面向未来谋划部署的一项历史性工程。今年,市南区按照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部署,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快业态重塑和迭代升级,举全区之力打造“青岛上街里”超级IP。

90年代初“诞生”啤酒节

31年前,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中山公园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的、活力的青岛;31年后的今天,2022青岛·市南首届上街里啤酒节在海誓山盟广场启幕,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最具青岛特色、兼具商贸活力和人居品质的历史城区。

啤酒,仿佛刻进了青岛人的DNA,好比重庆人对火锅的执念,北京人对豆汁儿的难忘,构成这座城市的生活味道与文化符号。青岛啤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彼时青岛建置不久,啤酒成为青岛工业开创期的见证物。早期的青岛啤酒产量不大,作为一种“摩登”奢侈生活和社交场合身份的象征。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内,仍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稀缺品。

青岛真正开拓啤酒文化想象,是90年代初啤酒节的诞生。从此,啤酒布局冒着市井生活的滋味,还澎湃着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动能。

1991年6月23日,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市南区中山公园西侧花卉区举行,在壮观的艺术花车巡游之下,30多万名市民游客涌上街头,品酒、美食、演出,一场啤酒唱主角的“东方狂欢节”拉开了帷幕。随后,第二届、第三届啤酒节在市南区汇泉广场举办,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此后,啤酒节转入崂山区、西海岸举行,成为每年夏日节庆的“必选项”。

 “上世纪70年代,我们过年能领到限量供应的“啤酒票”,那时限量供应4到10瓶。”在青岛文史研究者沈明书印象里,80年代的市南区中山路区域已经有了啤酒屋,只要啤酒桶摆上,足以让人开怀。啤酒已融入青岛人的日常,逐渐演绎出鲜明的啤酒文化。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成为青岛夏季的标配,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特色。

当前,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传统而又崭新的“街里”正在掀开面纱。首届上街里啤酒节的开幕,为老城区带来了更多的人气、商气、烟火气。据悉,在啤酒节举办期间,市南区将在1907光影俱乐部举办金融、科研、卫生、重点企业、文化等5个主题专场活动,通过上街里啤酒节进一步充分挖掘和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推进城区保护更新利用,加强招商引资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导入更加丰富的新兴业态,打造时尚引领、经济繁荣、文化回归、民生改善的魅力街区。

百年建筑披上“科技外衣”

绣花并非一针一线,城市更新也并非一朝一夕。奏响老城复兴的乐章后,市南区提出了“光影市南”的概念,在老城区建设方面,不断外延扩展“光影”的定义,融入最新的数字技术进行解读,以创意、科技提升复兴中山路街区,在西部老城区实现“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游、历史可穿越”,最终在7月的盛夏给大家呈现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山路,以“光影中山路·活力上街里”的形象打响了“光影市南”品牌的第一炮。让历史城区从“亮起来”变成“靓起来”,推动人流向历史城区“回潮”,产业向历史城区“回归”。

游客可以边喝啤酒,边驻足惊叹于百年建筑在披上“光影”的外衣后散发出的别样魅力。7月21日,数字人青岛小嫚以青岛城市推荐官、市南文旅宣传大使的身份,首次出现在中山路百盛户外裸眼3D大屏中。总面积1400平米的裸眼3D大屏,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3D大屏,结合了中山路当地文化和元宇宙虚拟元素,将成为最具青岛特色、最具视觉冲击力的3D大屏网红打卡地,为夜间的百年中山路,装点一抹具有科技感的色彩。如今的中山路在科技的“装扮”下,人潮如织。

今年以来,市南区历史城区6条攻坚战线31项任务齐头并进,10大战区90个项目建设全面展开,“银鱼巷”等街区开业运行,58个“品牌示范+流量导入”项目落地,“老街里”加速焕新,中山路商圈快速起势,一个以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正在逐步呈现。

当下的西部老城区将现代化、综合化、一站式富有特色的购物环境与商业街鳞次栉比、个性迥异的时尚潮品店铺相结合,重新定义了生活在岛城西部老城人们的新生活。而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博场所和人文景点,最具市南精神底蕴,主题各异、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博场所、人文景点、书店,让市民、游客可以触摸这座城区多条文化泉流的脉搏。

因为啤酒节的契机走进西部,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老城区“生长”出了更多具备时尚特质的新地标、科技感满满的新潮流,尤其在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诸多项目顺利推进的加持下,西部老城以尊古纳新、包容开放的特色让每个市民、游客感受到大快朵颐的快乐,从熠熠生辉的百年老字号到时尚前沿的网红打卡地,从小众别致的城市音乐角到个性十足的特色市集,这里曾是老城文化和情感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有力证明。

要探究一座城市的性格,氤氲于其烟火气息中,大抵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自湖南长沙的毕业旅行者们对地图最感兴趣,“折页上还有西部老城区停车场、地铁、公交站点,乃至公厕位置,真的很贴心,毕竟外出旅行,最复杂的莫过于交通,最不可忽视的莫过于公厕。”

“在啤酒节开幕之际我们推出这本小册子,正是希望借助流量推荐老城,提起老城,很多人会觉得破旧、落后, 但如果来看看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百年积淀的历史和文化为底蕴,老城有一种别具风味的潮流与时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图册能够加深年轻人对老城区的认可,愿意到老城区看一看,希望方便市民游客吃好喝好玩好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为老城带来更多的人气和活力。”市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于华介绍。

城市更新让老建筑“翻红”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今年,市南区划分出 22 个城市更新单元,实施 19 个产城融合发展工程,14 件品质提升民生要事。对 0.81 平方公里历史城区核心区实施精致化全域管理,按照 5A 级景区标准打造中山路区域保护更新典范,重塑产业与空间关系,重聚历史城区人气,让历史城区成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

如今,广德里1898华丽蜕变,开街即“出圈”;济宁路24号三江里“长”出书房、精厨、咖啡、酒吧等丰富业态,“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悉数激活;“红房子”继以博物馆重新启用后,深度塑造为“红房子音乐家”酒店等。不久,民俗风情新场景劈柴院,市井烟火新场景的四方路老字号集聚区,品质生活新场景潍县路19号,情调消费新场景四方新里7栋里院等,也将迎来蝶变。

此外,西藏路片区、沛县路片区等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新生,栈桥海滨、燕儿岛公园等一片片花海绽放。不难发现,市南正以城市更新建设为契机,在“西提东优”规划基础上,进行着一场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全新变革,以开放姿态加速焕新与崛起。

中山路是青岛百余年历史的见证和缩影,市南区充分挖掘和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推进城区保护更新利用,加强招商引资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导入更加丰富的新兴业态,打造时尚引领、经济繁荣、文化回归、民生改善的魅力街区。

提升功能、提升空间、提升活力,突出文化传承,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发展符合老城区特色的产业,市南区不断促进传统文化更新、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提升有机融合,打造最具青岛特色、兼具商贸活力与人居品质的历史城区。 保护更新历史城区,涵养城市文化底蕴。市南区坚持尊重和善待城市历史,在保护中更新提升,活化利用历史资源,繁荣发展新兴业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赋能历史城区迭代更新、延续文脉、焕发活力。

从商城变为人防停车场,中山商城“转身”助力老城交通;从旧里院变成人才公寓,济宁支路“四纬联动”增强人才吸引力;从消除安全隐患到提升整体品质,劈柴院环境整治讲述更和谐有序的老城故事……除此之外,演奏着“叮叮乓乓”春日序曲的潍县路19号,“整容成功”后的中山路银行群,充斥怀旧与烟火的老里院……无一不彰显着市南区全力推进文脉传承与创新,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信心。

“小红楼有了新花墙,可以在那里一边听歌一边拍照打卡”“Berry Beans的咖啡很正宗,环境也很有意境”“到平方公园感受PPT实验展绝对是春日里最浪漫的体验”……夏日集市、银鱼巷地标,新的网红经济将历史文化与时尚生活相融合,为老城区的业态注入的新活力。

百年街里,是一幅青岛城市化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一张更新跨越的时代新画卷。全面推进以中山路区域为主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争创全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试点城区,市南区按下规划建设“快进键”,跑出环境整治“加速度”,擦亮老城新生“文化牌”,激活产业业态“新动能”,促老城新生。

市南,一路向未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