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顶格推进 市北区率先完成572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


公益性岗位人员在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大幅提升公益性岗位规模,推动实施全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青岛市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截至6月20日,率先完成市内四区工作任务量最大、推进落实难度最高的572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目前公益性岗位人员已全部上岗,在疫情防控、网格管理、文明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辽宁路街道现在共有237个公益性岗位,主要承担社区疫情防控、劳动保障、残疾人帮扶、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工作。”据青岛市北区辽宁路人社中心主任杨海宁介绍,参加公益性岗位的人员主要为就业困难人员,让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记者在辽宁路街道贮水山社区采访时发现,在公益性岗位人群中有一张年轻的面孔,她就是22岁的张一帆。“公益性岗位让我有一份收入,还可以边学习边工作,积累社会经验。”张一帆告诉记者,自己由于个人原因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疫情初期,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6月份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她,因为她属于零就业家庭,可以报名参加城镇公益性岗位,现在负责社区的文化体育工作。

据市北区延安路街道人社服务中心主任李盛晓介绍,随着各项工作下沉、疫情防控常态化,社区工作量不断增加,而部分大龄人员就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社区人手不足和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双重困难。公益性岗位人员在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社区环境整治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据了解,在延安路街道,有不少居民因为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全天出门工作。公益性岗位就在居民的家门口,让这部分人既能照顾家庭,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投上了保险。

市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普荣表示,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是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作,市北区全方位顶格推进,组织成立公益性岗位工作专班,到22个街道逐一走访调研。突出公益性岗位保民生促稳定兜底作用,结合市北区实际,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围绕网格化治理,在疫情防控、劳动保障、就业人才、新时代文明实践等11大类方面积极开发岗位,高质量做好“公益性岗位+”文章。各街道办事处规范操作,切实做好岗位开发、动员宣传、岗位安置和上岗人员管理。根据安置对象范围,利用社区公示栏、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渠道和工作人员扫楼入户,向群众广泛宣传公益岗位政策,并向符合上岗条件群体推送报名短信2.8万余条,充分实现“点对点”“面对面”和“无死角”的宣传动员,梳理并建立符合条件人员台账,做到应上尽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在市北政务网、市北人社等平台发布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并安排专人在报名现场答疑解惑,每天发布报名情况通报,督促各街道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动员工作。集中报名阶段结束后,根据报名情况,及时调整报名方式,从集中报名向常态化报名转变,从规定时间到随时报名,进一步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帮扶作用。

针对公益性岗位的安置工作点多面广、范围大的特点,市北区严格按照报名申请、民主评议、审核公示、区级审批、协议签订、岗前培训、安排上岗的流程要求,规范操作,实现全流程留痕处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在区级财政紧张的巨大压力下,区委区政府以民生为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第一时间筹措齐了安置所需费用,为全区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下一步,市北区将统筹做好上岗人员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政策,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服务和保障民生的温度,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