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已连续九年将农民技能培训列入市办实事,写进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并将农民技能培育纳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施规划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计划到2022年底累计培育16万人。今年农民技能培训项目进展如何?
在7月15日下午举行的“走进农民技能培训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中,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向市民交出了满意答卷: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培训农民11145人,占全年培训任务的55.7%,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汇集民智:代表提出建议40余条
青岛市“走进农民技能培训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举办,通过“听、看、谈、评”方式倾听民意、汇集民智、接受监督、改进工作,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代表以及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室、胶州市有关负责同志共40余人参加,现场共同观摩农民技能培训,查看评议市办实事项目。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解决当前群众所急所盼所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农民技能培训这件市办实事办好、办实,推动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
代表们观摩了2022年青岛市农民技能培训胶州市三夏生产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培训课堂和培训现场,对农民技能培训进行直观和深入了解。本期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培训班吸引了周边村庄30余名农民参加,采取课堂授课和田间指导的双模式教学,学员们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向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受到农民欢迎。座谈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通过与代表一起座谈讨论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和2022年市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解答代表关心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以及2023年市办实事项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农民技能培训深入开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代表还对市办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和实施质效进行评议,提出对策、建议40余条。
任务过半:培训人数已超1.1万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青岛市通过农民技能培训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创建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3所、首批共享田间学校1所、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1所,两名同志获评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全国共享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今年又推荐3名农民参评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保供先锋。
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培训农民11145人,占全年培训任务的55.7%,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农民技能培训这件市办实事,全市获得农民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314人、初级职称339人。
在此期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力克新冠疫情不利影响,以“作风能力提升年”为契机,突出“实”字、力求“好”字,创立“三个三”培训模式,在培训体系上做好“三个统筹”,增强培训系统性,在培训方向上做好“三个贴近”,增强培训针对性,在培训方法上做好“三个强化”,增强培训有效性。
年度目标:11月底前完成培训2万人
为确保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的年度目标,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列为局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年初制定下发《2022年青岛市农民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部署,制定责任清单推动工作落实。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克服各种制约因素,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质效监督,努力将农民技能培训办实办好办出成效,确保11月底前圆满完成全年培训任务。
下一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梳理汇总相关的意见建议,聚焦打造乡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总要求,坚持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周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