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即墨区: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第一书记驻村更“助”村

在青岛市即墨区广袤的田野上,行走着这样一群人:村民眼中,他们是整日奔波的“跑腿书记”;村干部眼中,他们是能干会干的“实干书记”;镇街干部眼中,他们是有想法有思路的“点子书记”……

近年来,即墨区持续向重点村庄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2021年,全区36名第一书记牢记组织重托,沉在基层一线,以“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承担起宣传党的政策、建强村党组织、推动强村富民、强化乡村治理、真情服务群众的职责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要让村民对党支部有充分的信任感,大小事都愿意说一说”

在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区派驻村第一书记傅德认为,村庄要形成发展合力,首先需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只有班子强实了,才能人尽其才,打造出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让村民对党支部有充分的信任感,大小事都愿意说一说,大小工作都愿意参与进来。”傅德决定首先从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党支部怎么吸引人,群众怎么样才想入党,后备队伍如何培养……”

组织村庄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带党徽、亮身份,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全面转变精神面貌;翻新村庄党群服务站,定期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召开主题党日活动……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了村庄党员干部的作风,形成了“组织健全、队伍坚强、活动丰富、制度完善”的良好局面。

从驻村开始,第一书记们就把强基固本、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筑牢战斗堡垒。为有效解决村级班子能力不强、活力不足、后继乏人等问题,驻村以来,共发掘培养后备人才4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7名,发展党员10名,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规范程序、强化监督,进一步规范议事决策机制等制度,推动提升村级治理效能。同时,不断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使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支持、监督、融入村庄党建工作。

日前,在北安街道李家疃村庄主路两侧,新建的红色党建文化宣传栏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驻村第一书记杨明宽介绍说:“这是村庄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党员、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增长知识,更多地了解参与村庄工作。下一步,我们还将党建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高标准打造党建公园、党建长廊,打造新的形象窗口。”据了解,杨明宽驻村后,积极推动村庄与青岛惠科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定期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党课、志愿服务等活动,并根据相互需求列出共建清单,实现村企党组织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他不是来镀金的,是实实在在为我们村办事的”

回想起第一书记张健刚来谢家屯时的场景,移风店镇谢家屯网格支部书记辛华玉坦言:“当时觉得,人家是国企的人,每天穿西装、爬格子,哪能受得了我们这‘土腥气’。没想到,他真不是来镀金的,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事的人啊。”

辛华玉告诉记者,张健驻村第二天,就向村委要来户籍名单,把每个人的详细情况都问一遍,认真记在工作本上,紧接着又挨家挨户走访。一开始,面对他这张生面孔,村民多少有点抵触和戒备,加上村庄大部分村民年龄偏大,方言沟通有时很困难。张健一般白天走访做笔记,晚上回去就琢磨,思考完了还总要找他再商量一番。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张健摸清了谢家屯的“家底”。

谢家屯的硬件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村委办公室是40年前建的,屋顶出现了坍塌。村庄道路破损严重,取水点路基狭窄,驾驶农耕车时存在危险。在整理出乡亲们最急难愁盼的项目清单后,张健寻求获得原单位的支持,确立一系列民生工程:增加路灯数量,对当前照明灯进行灯罩修理和更换;开展排水沟清淤工程,更换盖板;进行主街道两侧硬化,补栽苗木绿植等。

可张健依然不满足,调研中,他发现村里的黑土地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张书记正带领大家伙研究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帮助我们增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对于村庄未来,村民们很有信心。

为民办实事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第一书记们瞄准“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主动作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同时,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俺村现在变化可大了,说是美丽乡村一点也不假,不少城里人还羡慕呢!”走进龙泉街道满贡村,村民于淑花告诉记者,村居环境改善了,进村路两侧河道整治后,风景美的像公园,村庄党支部还牵头领办了经济合作社,建设了花生油和石磨面加工厂,这都得感谢他们的“跑腿”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赵咏松。

2021年春节过后,赵咏松便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经验,回村后第一时间组织座谈会,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成立青岛满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压榨花生油、石墨面粉、馒头、蔬菜瓜果收购配送为经营切入点。并向街道争取了20万元资金支持,为村集体入股。令他没想到的是,仅1天时间,就有293个村民入股,金额达96.1万元。

有了大家伙的支持,赵咏松干劲更足了。他当起了村庄“跑腿员”,到相关部门单位办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小作坊食品证、水质产品检测等前期手续,仅1个月时间就完善了合作社各项软件设施,跑出第一书记的“第一”速度。合作社正式运行后,他还邀请专业人士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全力打造供检销一体化平台,合作社下设收购中心、配送中心、检验检测室,确保食品安全。

无独有偶。在蓝村街道稻香村郭家屋子网格网格,第一书记郭学斌也立足村庄水稻种植优势,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主动联系到周边已成规模的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由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帮助村民降低种植风险、减轻负担。同时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村企支部结对共建,彻底解决水稻销路的后顾之忧,预计今年将为村庄增收15万元以上。金口镇青山村北八哥庄网格,第一书记刁亮则根据村庄芋头种植传统,帮助实现芋头规模化种植,计划打造农业品牌,帮助村庄增收、村民致富。

“选得优、融得进、干得好,第一书记的品牌会持续擦亮”

第一书记选得准不准、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乡村发展的进度,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度。即墨区坚持定村精准、选人精准、工作精准,确保第一书记选得优、融得进、干得好。

“选派过程中,我们优先把经济部门干部派驻脱贫村、涉农科技部门干部派驻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政法和党政综合部门干部派驻软弱涣散村。同时按照区域相近、人员集中、便于工作的原则,科学组队、优化组合,发挥选派力量的最大效能。”即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协俊介绍,为推动沉到村里,即墨区级成立工作队办公室牵头协调指导,各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抓好工作调度,构建区办公室统筹管、镇街属地管、单位跟踪管、工作队自我管“四位一体”管理体系。

为尽快融进群众,还开展“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调研活动,各第一书记走家入户,在与群众近距离交流中,快速转变角色,打牢群众基础。深入开展以“讲1次专题党课、开展1次走访慰问活动、组织1次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开展1次环境卫生大清扫志愿服务活动、举办1次‘思享汇—发展论坛’”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真情为民解困,办好民之所盼。为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协调各单位整合资源,在政策上、资金上、人力上提供有力保障,压实派员单位帮村主体责任,实行与第一书记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让派驻村庄成为部门结对、单位联村重要纽带。

“第一书记是带头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找到一条适合乡村发展的路子。通过精准选派,将优秀干部派到适合他们的地方,就是要让他们真抓实干,持续巩固前期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持续发挥光和热。”

王协俊介绍,下一步即墨区设计开展“五看四评一争先”活动,通过“看党建、看发展、看治理、看服务、看村容”,观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开展情况,亮出工作成绩;通过“工作自评、观摩互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激发第一书记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活力;通过实施“争当乡村振兴先锋”,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持续擦亮第一书记工作品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实习记者 刘聪 通讯员 杜梅 王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