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莱”这里才精彩 青岛莱西向全球优秀人才发出“邀请”

莱西市“科创中国”工作推进会暨“科技工作者之家”揭牌仪式

今年是伊朗籍留学生阿桑来中国的第七年,他即将通过人才引进的形式,到莱西一家农业公司工作,而植物病理学博士后的履历成为他获得青睐的关键。

打造“6+1”产业体系背后的人才需求

未来五年,莱西将围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石墨新材料、绿色建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发力,构建富有莱西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6+1”产业体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务必要人才先行,各行各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缺口将不断扩大。人才的缺乏将极大程度上限制企业创新发展进程。

调查研究表明,青岛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00亿元,全社会每万人中研发人员占约92人,但莱西社会科研投入、万人研发人员数量都远低于青岛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总人数不到10%。调研发现,尽管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了高企基本要求的10%,但高层次、高学历的研发人员数量缺口仍然很大。例如,莱西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9家,营业收入达到298亿元,同比增长9%,高速发展背后的现实状况是很多农业深加工企业没有设立研发中心,缺乏过硬的专利技术,直接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弱。

另辟蹊径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题”

哪里有发展难点,哪里就有攻坚克难的“冲锋号”。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普遍选择在“繁华大都市”流动现状,莱西市瞄准外国留学生这一新的人才“富矿”,加强顶层设计,以全方位人才招引策略来支撑城市“换道超越”,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鲜明而又行之有效的“莱西打法”。

日前,莱西市打通国际人才引进通道,建立“用人企业—人才集团—国际人才”引才渠道和路径,着力引进伊朗、巴基斯坦、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博士硕士优秀专业人才,打造支撑莱西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服务莱西乃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伊朗籍博士后阿桑成为莱西市国际人才引进模式的典型代表,他告诉记者:“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这里的发展前景比国内要更好一些。当莱西企业向我伸出橄榄枝后,我毫不犹豫地同意到莱西工作。”

人力成本低获国际优秀人才青睐

吸引国际人才入莱留莱的不仅仅是莱西市飞速发展的各项产业发展机遇,更有莱西优越的人才政策与高效人才引进通道和引才策略。这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招引策略里,既有发展环境的重塑,也有具体操作上的创新性探索。在用人企业与优质人才的双向选择中,用人成本成为“关键话题”。

调研显示,导致科技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招引人才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对于招引、培养人才,更多企业加倾向于通过产学研合作委托外部研发,从而节约用人成本。

企业加速发展,伴随着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优质的在华留学生具有语言和专业方面的双重优势,并且人力成本相对低于国内人才,成为企业选才用才的首选。

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资本链有机融合

莱西市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借助青岛聚莱人才集团的力量,集聚一批人力资源领域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协商机制、推进机制,吸引市场化机构、社会资本全面参与莱西市建设,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调配、整合及优化。通过“人才+项目+资本”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扶持、资本支持,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资本链有机融合。

“莱”这里,才精彩!下一步,莱西市将抢抓国际人才在青创新创业发展机遇,持续加强引才聚才力度,为企业站台、为人才撑腰,加速打造高水平、高标准人才高地和政策洼地,深化在富有莱西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6+1”产业体系及文化、体育、音乐、旅游等产业的合作,加强各领域国际交流,将莱西打造成产业平台、事业平台、生活平台,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