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SSB亚太区总经理江显平:扎根中国 实现供应链、设计本土化

生产车间内,不同工序间的生产工人工作井然有序,走进埃斯倍风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整齐码放的部件引人注目。

作为埃斯倍风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江显平介绍,作为德国SSB在中国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埃斯倍风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斯倍)于2005年在青岛成立,并于2006年初为中国的风机厂家提供了第一台国产的变桨系统,2007年SSB青岛公司为客户提供了第一套超级电容的解决方案。

谈及青岛缘何能成为外商外资兴业优选地,江显平表示这要得益于持续优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所带来的城市能级进阶和核心竞争力凸显。“青岛具有交通区位、商业环境和科技资源优势,此外,与其他中国城市相比,青岛在德国知名度较高,多种因素下,我们决定在青岛设立总部。”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等相关条件拥有综合优势,青岛为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入驻青岛多年,埃斯倍始终将扎根本土,拓展全球作为融入市场、拓展未来的重要选择。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本地研发,本地生产,埃斯倍在青岛建立研发中心,实现了研发、供应链、生产的全部国产化,时至今日,SSB变桨控制系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超过60000台风机上安装使用,其中在中国累计超过20000台风机,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超过30%。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为如SSB一般的世界投资者提供一片发展热土,他们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者,也是中国市场的参与者。在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依旧保持了稳定增长,2022年前4个月吸收外资4786.1亿元人民币,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同比增长高达20.5%。

据悉,下一步,埃斯倍计划在2022年加大投资,从国外引进新的项目,如储能、中低压变频器、编码器等,在国内开展二次研发和优化设计,并逐步实现供应链当地化。相关新产品计划于2023年在青岛进行批量生产。“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发挥重要的作用。”江显平对企业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

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与跨国公司交流合作的愿景下,2022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20日至21日召开。谈到对本届峰会的期待,江显平说:“此次峰会的举办,展现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也为跨国企业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媒介。”

在延续前两届峰会框架的基础上,本届峰会将继续聚焦跨国公司同中国合作,展望跨国公司发展,宣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跨国公司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