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构建征信服务四支柱 人行青岛中心支行助力金融活水纾企困

人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积极践行“征信为民”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总行工作部署,通过建平台、通渠道、拓应用、促融资等征信服务举措,大力推进“征信系统+地方平台+动产权利+不动产”征信平台组合联动,在支持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征信查询多元化需求,切实提升征信系统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征信系统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加快推进二代系统切换进度,加强征信数据质量管理及增值产品推广应用,全力保障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服务提档升级,助力信贷市场发展。为满足社会公众便捷高效的征信查询需求,积极拓展线下自助查询、线上网银查询渠道,全市已布设60个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网点、3个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网点,已开通12家银行网银查询,打通征信供给“最后一公里”。今年1季度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查询服务13.7万笔,确保疫情防控形势下查询便利不减。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保障“四类人群”征信权益,为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有力的征信支持。

聚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创建地方企业征信平台。

充分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联合青岛市发改委和大数据局建立“青岛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归集青岛市所有在营196万余家市场主体、733个数据项、3690万条企业信息,创新性实现企业财务报表、逐笔纳税、社保、立案、资产、电力等对判断企业信用极具价值的关键核心数据共享。围绕银行获客与风控、企业融资需求匹配、政府激励政策落地等需求,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截至今年3月末,已有4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434个银行网点接入平台,累计查询企业信用报告3万余次,累计为5554户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710.1亿元,同比增长6.3倍,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2.5倍。如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银行申请增加680万元授信,但企业近2年的经营材料不能满足尽调需求,在平台公积金信息、部分财务信息和财产信息的有力佐证下,企业成功获得增加授信。地方征信平台的建设,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中有效信息不足、银行机构不敢贷的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和首次贷款的机会,提升融资效率和风险防控水平。

聚焦助企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动产权利新担保融资业务发展。

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不动产,多依赖应收账款、存货、生产设备等权利和动产进行担保融资的特点,青岛市中支将推动应收账款和动产融资作为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抓手。大力宣传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通过青岛邮政向1100家企业投递宣传资料9300余份,将统一登记、简化流程、高效查询、降低成本的各项便利政策宣传直达企业手中。推动核心大企业、公立医院、大学院校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完成融资额668笔,金额373.79亿元;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开展动产登记4.8万笔、查询8.4万笔。指导兴业银行青岛分行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累计为青岛辖内12家企业提供碳配额质押融资2.45亿元,累计质押碳配额近300万吨,实现地区碳配额企业应贷尽贷,居全省前列。

聚焦不动产抵押便利化,搭建不动产金融远程服务平台。

联合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设计开发“青岛市不动产登记金融远程服务平台”,在36家银行机构设立534个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网点,提供不动产抵押登记、信贷业务、缴税缴费、实时查询、电子权证“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一网通办、一秒审批”,申请人可“只跑一趟银行、只交一次材料”即可办完所有业务。同时,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借新还旧”、“延期续贷”业务贷款审批与抵押登记无缝衔接,解决了企业过桥成本和银行抵押物悬空风险、二押风险和先行查封风险,使金融机构敢为小微企业贷,能为小微企业贷,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截至今年3月末,银行累计通过平台办理抵押登记业务18.75万笔,查询信息72.48万条,平台累计向银行推送查封、二次抵押等异动状态信息17.02万条。便民利企、防范风险效果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并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充分肯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