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还记得这张当年轰动网络的照片吗?——小女孩手握铅笔,蓬松的头发,一双大眼睛,充满着求知的渴望。
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人,而小女孩的故事,鲜有人知。
她叫苏明娟,在90年初,如果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一年辛苦劳作种地得到的收成也只够全家四口人省吃俭用生活三个月,而每学期100元的学费对于苏明娟这样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这一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后来被”希望工程“选作宣传标志。苏明娟那仿佛能与人对话的,求知若渴的眼神,感动了许多人,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关注这群孩子,关注他们“缺失”的教育。
20年来,国家、社会各界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充分保障了孩子们,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有学上”。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内容重点是“双减”: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在培养上,不应该是竞争性、选择性的,而应该是保障性、补偿性的。“双减”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政策性转变,强调教育的“质量”。与此同时,公益教育也开始探索创新,正是在探索的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像“苏明娟”一样的宝藏男孩女孩,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讲给你听。
他们是珍珠被捡回
四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让原本爱跳舞的婷婷变得无法独立上学,婷婷的病有一个常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学名: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父母带着病情越来越恶化的婷婷去全国各地的顶尖医院进行检查,但是她的命运似乎被判了“无期徒刑”。尽管前途未卜,但是爸爸对婷婷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不管身体如何,只要你想学习,我们不论多困难,不论你在哪里,我们都陪你”。
不管天气如何恶劣,从一楼到四楼,爸爸就这样一路背着婷婷上课、下课从不间断。他们永远在婷婷一回头就看得见的地方,如此令人心安。婷婷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这份苦难转为刻苦学习的动力来回报坚持陪伴她左右的父母和老师。
正是因为爸爸妈妈对自己这份坚定的爱,婷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海拉尔实验高级中学华保珍珠班。
加入珍珠班后,婷婷开朗的性格感染了身边很多人,学校和老师都非常照顾她,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特意为她准备了小屋休息和吃饭。正是因为有“捡回珍珠计划”对自己这份无微不至的照顾,婷婷深深的感受到“大家庭”成员们身上那份坚忍、那份自信、那份不屈不挠的拼劲。
正是因为珍珠班班主任对自己这份温暖的坚持,婷婷慢慢走出阴霾,被评为呼伦贝尔市“三好学生”,同时获得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录入通知书。
“好久没见过婷婷这么开心的笑了”爸爸妈妈脸上那份愁容已经逐渐转化为喜悦。
"我想成为一名物理老师,因为我喜欢物理,我只想为教育做一点力量,为这个社会做一点我能做的事情。其实残疾可能会让你更坚强更努力,有句话叫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真的非常正确。所以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未来,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 秦婷婷说。
天空会因一丝云彩而更深邃,大海也将因一朵浪花而更澎湃。这些都是每个人身边最真实的“珍珠”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接受贫穷还怨天尤人。正如“捡回珍珠计划”创始人王建煊先生说的那样:“中国地大人多,贫富差距亦大,有许多家庭,孩子读书一级棒,但却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念书。这就好比是把珍珠丢弃了一样,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悲哀,也是国家及全人类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把这些丢弃的珍珠捡回来,这些珍珠将来一定会发光,照亮社会,世界上没有比把这些优秀的珍珠丢弃更可惜的事,也没有比把这些珍珠捡回来更令人兴奋与安慰的事。”
2021年已经快要过完,今年的5934名珍珠高考生们用一本上线率60.7%的好成绩回报了那些帮助过她们的爱心人士。
也让更多家长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不该成为“失去灵魂的优秀”。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他们的缺憾被补偿
您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吗?
每当孩子打电话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的时候您有难过吗?
您有看到孩子期盼着你回家时的眼神吗?
在远方打拼的父母们,您什么时候才会回去陪伴孩子呢?
招商港口C-Blue儿童成长营代替家长为留守儿童送去了体贴入微的陪伴。
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招商港口C-Blue志愿者团队在7年的深耕厚植中,已经为1000多个家庭的孩子实现了她们的梦想:或与父母在深圳团聚的夏令营,或在学校参与的梦想成长营。
五华县岐岭镇联安小学的同学们好久没有像现在这么开心了。第一次见到教室焕然一新,第一次学到京剧课程,第一次上了音乐课,第一次上外教英语课……两天的成长营活动让孩子们有了新的梦想。
“老师,我的梦想是成为像席琳•迪翁一样厉害的歌手,你觉得我可以吗?”
“原来世界上有好多种语言,菲娅老师的皮肤和我们的皮肤不一样呢。”
“老师,我想像您一样,成为画画很厉害的人。”
“老师,我想我的爸爸妈妈了。”
晚上的篝火晚会中,那些缺少家长陪伴的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对老师说“我过年都没有这么开心”“今天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我要带回家给爷爷吃”“我还想要唱首歌”“我可以抱抱你吗”,孩子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还会来吗?”
“你们还会来吗……”这句提问让人红了眼圈。
其实你我都知道,再多的志愿者和老师也代替不了家长。
他们的梦想被实现
梦想有一天可以去厦门看看大海;可以去成都看看国宝大熊猫是不是只会吃竹子;可以去北京看看为什么不到长城非好汉;可以去东北看看雪是不是真的能到小腿……
在大山深处,在那些你我目光无法触及的角落,总会传出同样的对未知世界的憧憬。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去远方”研学旅行活动更像一个圆梦计划。
她们四个都是牛街彝族乡民族中学的普桂婷老师班上的孩子。第一次知道可以去大城市上海看看的时候,四个小女孩兴奋的一直围着老师蹦蹦跳跳。
怎么才能拿到18000元的研学奖学金呢?
四个小女孩第一次尝试小组合作模式,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合格方案的核实和安全培训之后,终于在暑假实现了她们的上海之行。
第一次出远门的学生兴奋极了,一路上用小本子记录着所见所闻。
“老师你看这个树一直在跑”
“老师你看外面这片花海好漂亮啊”
“老师为什么火车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呢”
“老师为什么这个座椅可以旋转呢”
研学之旅让内向的孩子变的活泼开朗,让粗心大意的孩子变的事无巨细,让不自信的孩子变的从容……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队长春雨,一个平常在课堂上不怎么发言的内向孩子,来到上海后变的更加沉默寡言,春雨说“害怕自己的口音会让人嘲笑,害怕自己说错话。”
当她通过与小伙伴们的交谈,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更通过上海这个友好大环境的影响,逐渐变的善谈了起来。
第一次主动与外国人说话、第一次主动与商家讲价、第一次主动与陌生人合照、第一次去了迪士尼乐园……春雨的改变也渐渐影响了队伍里的小伙伴们。
我们相信,“勇敢追梦”、“独自做主”的渴望不但属于佼佼者,更属于天下所有向往远方的孩子们。
孩子们不该被自己现在所认知的事物局限住想象力,丢失了对这个世界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更需要到课本之外的地方去展开梦想,让自己变的更加独立自主与自信。
在双减政策之下,社会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教育条件应该是饱和的,并且是均一的,查漏补缺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公益创新行动去实现。
没有一颗珍珠被丢弃,没有一份成长被缺席,没有一个梦想被辜负,这就是我们梦想的教育花园。
特别鸣谢: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招商港口C-Blue志愿者团队(排名不分先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