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公布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的结果。德意志银行报告指出,此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权重提高1.36个百分点,表明自2015年SDR定值审查以来,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国际储备货币价值凸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 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并基于“2017 年至 2021 年间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上调美元和人民币的权重,下调英镑、欧元和日元的权重。新的SDR货币篮子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于2027年开展下一次SDR定值审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可中国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和完善在岸人民币市场。
在疫情风险及中国与各国央行间货币政策差异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反映了人民币跨境流动和重新定价的波动,也表明人民币汇率估值正变得越来越灵活和市场化。德银认为,近期的周期性调整不会改变人民币作为全球融资和储备货币的中长期前景。
汇率快速贬值进入尾声
在SDR提高人民币占比的同时,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贬值也告一段落。4月中下旬人民币汇率急贬,是在国内稳增长担忧加剧、中美利差倒挂、美元指数大幅上涨、高贸易景气度走弱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负面情绪的集中释放。回顾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的走势,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加大,在本轮人民币贬值压力集中释放后,去年人民币和美元双强的反常走势得到纠正,后市有望回归人民币与美元互为镜像的弹性常态。
研究机构对人民币汇率,普遍持较为乐观的预期。方正证券认为,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在短期或仍将存在,但中期人民币或将随中美经济和政策面变化而走强。从外部因素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已经被市场反复消化,后市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可能继续推高美国长端利率,导致人民币贬值,但是如果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增加,或者美股下跌幅度过大导致美联储加息进程后期转鸽,则有利于人民币升值。
中美经济的周期运行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这在中长期影响美元和人民币相对强度的变化。美国加息缩表,而美国经济正遭遇高通胀和失业率上升的双重考验,科技、商业等行业的大型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不达预期的业绩预告,经济由高位下滑压力巨大。我国经济已经遭遇了疫情冲击的考验,在一系列稳经济大盘政策推动下,经济基本面有望探底回升,经济大势有利于人民币升值。此外,欧元大概率会来一次神助攻。5月11日,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暗示欧央行可能7月加息,或对美元的持续强势造成重大冲击。
从内部因素看,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民币贬值虽然有利于出口,但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将导致海外需求下滑,同时我国疫情导致供应链受到冲击,我国相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替代效应可能减弱。中国是进口大国,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会导致贸易顺差变小,不利于人民币升值。但是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有利于人民币保持坚挺。
截至2021年底,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为336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79%,远低于人民币在SDR篮子中的权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低配”反映了当前相对估值和操作方面的问题,未来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德银认为,假设未来五年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上升至5%,则意味着将有35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人民币市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传媒 记者 李冬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