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行动,即墨区灵山街道坚持闭环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难点,动真格、下苦功,补短板、促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整洁清美乡村,以美丽、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献礼党的二十大召开。
以“美”为标,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连日来,灵山街道围绕整治提升重点任务,实行面上拓展、点上突破、常态治理,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建设,努力在提升改造、组织推动上加大力度,出动人员和机械对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道沟渠等垃圾杂物进行清理整治。
以“查”促改,常态化推进督导检查工作。为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通过督查考评、以查促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各方面持续提升,近日,灵山街道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督查组,集中力量完成对灵山域内全部村庄的督查工作,实地查看人居环境整治最新成效。督查组重点查看了乱堆乱放、垃圾收集及清理、沟渠河塘等整治情况,并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考评标准进行打分排名。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解决方案、时间表、责任人,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明确时限,限期整改。
以“治”为本,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在抓好集中整治的同时,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工作要求,探索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广泛支持、规范有效运行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以网格村“五长”管护机制为基础,落实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进行制度上墙,以村规民约约束、积分评比、星级农户评定、“义务劳动日”等多种管护方式相互促进,持续提升村民环境整治意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灵山街道将绷紧弦、不松懈,针对任务重、难度大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抓重点、攻难点、找差距,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总体目标有序推进,切实提高全街道人居环境水平。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实习记者 杨惠婷 通讯员 孙聪 江恬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