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下好金融风险防范“先手棋”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中针对经济领域重大问题,指出:“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很多,但总体可控。”“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5日召开会议强调,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因此,研究如何防范和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保持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作为金融从业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见兔顾犬、亡羊补牢,是为下策;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方为上策。要把防风险放在突出位置,提前下手、防范为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一名风险防控“善弈者”,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下好“思想棋”,增强风险预判力。“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风险防控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任何疏忽大意、任何松懈麻痹、任何降低要求,都可能成为风险发生的燃点,助长危险扩大的风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经历过多次重大风险考验,之所以没有发生全面的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预防为先、防患未然,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当前,要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应对各类风险隐患,主动学习、主动出击,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要眼中有风险、胸中有忧患,始终保持高度警醒,增强敏锐洞察力,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危机、防范风险,做到“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要不惧风险、从容应对,“探底”最坏结果,做好“保底”准备,做到“心中有底”,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上,切实增强“我自岿然不动”的沉着定力。

下稳“能力旗”,增强风险管控力。古人说:“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在风险防范应对中,金融从业者要带头提能力、起而行,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斩断风险蔓延之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美欧经济进入高通胀、弱增长时期,衰退风险明显增加,对防范和管控风险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要前瞻性做好应对外部冲击的充分准备,未雨绸缪走在市场曲线和大国货币政策转向的前面,努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金融环境。要深入查找工作短板和不足,抓早抓小做好预案,做到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打好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有备之战。要立足实践研透应对招法和制胜之道,多经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努力锤炼驾驭风险的宽肩铁膀。要持续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防止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作,坚决纠正各类违规关联交易,对违规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坚决查处各种金融风险、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

下准“作风棋”,增强风险处置力。“势在必行,宜于速行。”掌握风险防控主动,必须不等不靠、尽锐出击,时刻保持盘马弯弓、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肩上有责、脚下有力”,牢牢守住风险底线。要心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时保持精神在线、状态在线、作风在线,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处处放心不下,涵养砥砺宵衣旰食的实干作风。要时时以事为镜、以案为鉴,从各类事故事件中深刻汲取教训,警钟长鸣在心,须臾不敢懈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做好存量风险的排查处置,还要有效防范增量风险,这需要充分提升银行保险机构内生动力,通过补短板、增资本、强机制,把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要督促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用足用好不良资产转让试点等政策,充分把握窗口时间,加快风险处置进度,真实、洁净转让不良资产,争取风险处置进度快于风险形成速度,严防不良资产大幅反弹。要突出于“快”,迅速了解掌握风险点、风险源和风险面,针对不同的风险实施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精准施策、快速反应,竭力将风险遏制于萌芽状态。

通讯员  张海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