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立足人文青岛高度 加快艺术城市建设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艺术城市,让人文青岛享誉世界。”这是青岛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建设艺术城市,必须紧紧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突出引领型、创新型、枢纽型、共享型四个发展导向,服务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坚持城市产业和自然人文相互融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体推进,人文素养与城市软实力同步提升。

一、建设艺术城市是大力提升青岛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艺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升城市品位。艺术“无用之大用”,说的就是艺术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现实的功能,却是于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从市民个体来说,艺术温润心灵、陶冶情操。从城市整体来看,艺术纯净社会风气,涵养城市精神,赋予城市独特的气质。青岛人均生产总值已达13.9万元,接近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市民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更加突出。

“艺术城市”理念提高了人类对城市文化的自我调节和发展的能力,使人文和环境互惠共生。青岛要在全球彰显特色,艺术是最直接的视觉名片和形象标识。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素养,都在以艺术魅力提升着青岛“颜值”。

“艺术城市”的核心要义是将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相结合。艺术融入商业催生丰富的艺术产品,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包括艺术财富在内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青岛经济的重要部分,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城市发展的实践也表明,艺术繁荣同样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在引进和集聚高端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将建设艺术城市作为推进青岛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抓手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支持精品创作,同时调动包括民营民间社团在内的多种力量,发挥数字技术在文艺创作中对接需求的独特作用,坚持创意引领科技支撑,丰富精神产品生产供给。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利用,积极推进老城区申遗,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山东手造·青岛有礼”工程,让博物馆藏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发展壮大艺术产业。加快形成影视产业生态,持续擦亮“电影之都”品牌;完善音乐演艺产业链;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数字艺术产业,培育新业态,促进新供给。

提升城市艺术空间。高标准完成市博物馆扩建,加快建成市图书馆新馆。推进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建设,新建演艺大厦。深化艺术场馆效能,细化艺术街区建设,畅通艺术服务。

激发艺术消费潜力。实施文化消费惠民政策,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扩大文创消费。培育新兴特色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推动文旅融合,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

推动艺术教育和品牌传播。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支持发展成人艺术教育培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相关国家、东亚文化城市联盟的文化交流,开展青岛特色艺术展演展映展览和作品翻译。

三、全方位加快艺术城市建设

坚持将艺术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在注重土地和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更加自觉地用“艺术城市”理念倡导“多规合一”,体现公共艺术特色。特别是在城市更新中应有意识地增加艺术内容。城市建设应合理配建公共文化空间,同步建设必要的公共艺术设施。

坚持以艺术塑造城市形象。设计建设一批最能体现“艺术城市”唯一性的文化地标。主动设置议题,通过标签化的话语传播,贯通对内对外宣传,形成“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品牌认知和社会共识。

坚持不断提升人文艺术素养。用好驻青院校艺术院系的资源力量,提高市民普遍的艺术欣赏水准,在审美中培养市民的感性智慧,共建共治共享艺术城市。

坚持加快繁荣艺术金融和艺术贸易。用足用活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以及青岛自贸区和上合示范区政策,积极发展艺术金融和艺术贸易,发展壮大艺术产业,加快将青岛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壮大艺术城市建设的经济基础。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处处长 闫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