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数字仓库发布会暨京东云城市峰会青岛站举行,重磅发布了数字仓库平台。该数字仓库平台的建成,打造了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三位一体的新型大宗商品贸易生态体系,在国际大宗贸易及仓储流通领域属业内首创。
业内首创 数字仓库助力大宗商品贸易
联合京东科技、中储京科等科技领军企业,青岛自贸片区对片区范围内仓储企业试点仓库进行数字化升级,提供了一系列综合数智化解决方案。据悉,上新的数字仓库平台以物联智能感知和货物信息数字化为核心,构建园区管理、仓储调度、货物安全的物联网监控监管解决方案,如布设高清监控摄像机抓取货物轮廓信息,实现AI看货;通过电子围栏分类设置存储区域、禁入区域、危险区域,当货物轮廓发生变化、受限车辆与人员闯入均会发出告警,实现AI守货;针对某些对温湿度要求严格的货物,设置高灵敏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智能环境监测,避免货物因环境变化导致损毁等。
通过数字仓库平台实现“AI看货”
伴随着数字仓库的投入使用,全国首笔基于政府数字基建——数字仓库的提单转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也在青岛自贸片区顺利落地。4月20日,一笔采购自越南的200吨橡胶类大宗,在完成提单签收、换单、通关、查验入库等流程后,存放于青岛自贸区的中储青岛分公司数字仓库。通过数字仓库平台的“AI看货”功能,仓储方、贸易商,银行方均能便捷、明晰地实时掌握货物、货主、保管仓库等信息。
在数字仓库的技术加持下,青岛自贸片区实现了大宗商品贸易链条中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助力数字仓单质押融资操作高效便捷,解决了贸易企业在业务起步阶段数字化程度低、资金短缺等痛点,也为海关、税务、市场监督、安全、消防、应急等部门打通数智化转型的“高速公路”。
高效联通 数字化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作为我国实体经济活动的原料,大宗商品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过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宗商品流通体系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原油、橡胶、棉花等大宗商品中转基地,青岛自贸片区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监管模式,推动大宗资源性商品数字化转型发展,在全国大宗商品贸易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对片区内大宗商品仓储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助力实现国际贸易全产业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高标准联通,也为产业平台,金融机构,仓储、物流企业以及贸易商的数字化协同发展统一标准,为供应链提供高标准、互联互通的公共基础设施。”青岛自贸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秦禾表示。
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结合国家、省、市战略部署以及前沿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基于青岛资源禀赋、技术储备、产业基础等优势,推动数字建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打造片区主导产业、新兴亮点与未来赛道协同发展的新型数智园区,塑造数智化赋能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