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为中国沿海重要城市,一直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策略,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将青岛打造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然而一个国际性门户枢纽城市的打造,航运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更新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优化青岛港航的服务流程,提升港航服务质量,构建健康的港航营商环境是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必须要应对的内容。
青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打造缺少针对口岸环境的营造,导致青岛民营航运服务企业业务向省外偏移严重,客户流失率增高。青岛做为港口城市资源合理配置协调性需提升,缺少对于国内乃至国际的资源配置研究与更新。青岛的港航发展缺少平台化的运营模式,平台性的服务经验不足,缺少行业规范及行业制度的建立,服务型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此问题,市人大代表、青岛鸿亚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靖轶建议,青岛应促进港航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大促进市场整体发展力度,改善青岛港航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开放、更高效、更包容的经营模式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建立省外乃至国外政策对标机制。青岛应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和国外大型港口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上海港、深圳港等先进港口的服务体系应用和服务发展经验,在保障青岛政策发展的同时寻求中小企发展打造支持与促进政策,保障本地企业的同时吸引相关企业来青落户。
提升青岛港航服务部门的沟通和联动,增强一关三检的服务体验,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推动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青岛应建立疫情下港口价格波动机制,为中小型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青岛本地航运服务业发展,提升青岛港航整体发展格局。持续规范航运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建立航运服务及价格标准,促进相关协会发挥监督、指导工作。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于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