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城阳法院创建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工作开展情况,发布“为群众办实事”十大举措和十大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城阳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城阳区第七次党代会、城阳区两会精神及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在青岛市首家启动“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坚持以创建工作为总抓手谋划部署全年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在加强政治建设、促进队伍清明、增强为民服务、优化服务大局、全面提质增效、提升司法能力等六个方面走在前列,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和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贡献司法力量。
坚持实办实事 突出活动成效
一是服务保障大局。城阳法院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8项重点举措,牵头制定诉源治理制度文件,出台工作举措13项,组建2个批次60余人防疫工作队,支援防疫工作。
二是优化诉讼服务。城阳法院线下搭建老幼病残特殊群体立案绿色通道,线上推行高效便捷网络诉讼服务。今年以来,城阳法院网上立案4012件,电子送达11212次,12368诉讼服务热线解答群众咨询4178件,群众满意度100%。
三是推进成果转化。截至三月底,城阳法院案件审执平均周期缩短至38.95天,结案率为青岛市最高,其他多项核心指标位居青岛市前列。
打造阳光法院 锻造正义先锋
一是坚持开门创建。城阳法院领导带队联系服务城阳区重大项目,今年以来走访重点企业及项目24处,解答法律咨询39个,收集问题建议13条。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在城阳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实办实事”专栏,发布典型案例、亮点工作等稿件80余篇。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城阳法院深入开展“司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培树“正义先锋”优秀团队等先进典型,推进治党治院走深走实。
城阳法院副院长杜钧海表示,本次发布“为群众办实事”十大举措和十大典型案例,这是城阳法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典型代表,集中展现了城阳法院精准对接群众期待要求、突出审判职能,让诉讼更便民亲民、司法更安民惠民的工作成效。
“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和作为,希望法院继续发挥审判职能,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到会的城阳区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这是城阳法院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启动部署阶段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是城阳法院以最高的重视、最快的响应、最全面的举措开展本次创建活动的重点体现。今后我们将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广泛发布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通报工作进展,坚持将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法院主责主业和长期规划,杜绝突击过关创建模式,确保工作实效和长效。”城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政如是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史潇濛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