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中美货币政策取向背离 汇率将如何反应

3月25日,10年美债收益率升至2.48%,盘中一度升至2.5%以上。美债利率上行的原因在于美联储表态较市场预期更为鹰派。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必要时加息25bp以上以降低通胀水平,纽约联储主席也称如有必要加息50bp,美联储5月加息50bp的预期快速升温。

反观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加快转向宽松,市场担心中美货币政策取向背离,会加大国内滞涨压力,并影响人民币汇率走低。

外资对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做出了敏感反应。债券托管数据显示,2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环比减少803亿元,为2015年初以来最大降幅,占到境外机构债券托管存量的2.0%。分类型来看,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分别减少354、285和113亿元。

中美货币政策背离,主要通过两大渠道影响人民币汇率:一是经常账户下的出口相对竞争力,二是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对应的资本项下融资结构。当前我国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经常账户视角下的结构性外汇流入韧性明显。

从历史数据看,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也不代表我国货币政策会被动跟随美元利率。2018年,中美货币政策也曾出现明显背离。当年3、6、9、12月,美联储四次加息,共计加息100bp。联邦基金利率上限从1.50%升至2.50%,12月加息也是美联储此轮加息周期的终点。在加息的同时,2018年美联储还延续了2017年10月开启的缩表进程,每月缩表额度从2017年10月刚开始的100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12月的500亿美元。我国央行3月跟随美联储上调逆回购利率5bp,而4月转为降准1个百分点,随后的6月和10月,继续降准0.5和1.0个百分点。

央行在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态,“在开放宏观格局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还需要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当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产生矛盾时,作为以内需为主的大国经济体,应以内部均衡为主同时兼顾外部均衡,找到最优的平衡点”。

“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基调如今重现。为缓和美联储收紧带来的外部冲击,央行可能对降息更为谨慎,更多使用结构型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但整体上看外部因素只会影响国内货币宽松的节奏和形式,难以改变货币走向宽松的政策大方向。同时,汇率出现趋势性贬值概率极小。如果启动降准降息,人民币汇率面临阶段调整压力,央行手握引导汇率预期的政策工具,预计会及时出手稳定市场预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