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第一高”再摘国际大奖!世界级高层建筑是怎样炼成的?

近日,由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承建的青岛海天中心荣获2022年CTBUH全球奖——最佳高层建筑杰出奖(300-399米)。据了解,CTBUH(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是国际范围内专注于高层建筑和未来城市概念、设计、建设与运营机构,其每年评选的全球奖计划,被誉为高层建筑界的“奥斯卡”。海天中心获此殊荣,意味着其在项目高层建筑、前沿技术、行业实践等方面,以及在开发、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领域已位于世界级高层建筑领先行列,“国际标准、国内一流、沿海领先”的定位实至名归。

定位高端,引领时代设计理念。青岛海天中心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西路48号,是青岛黄海海岸线城市群的地标性建筑,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由三栋超高层塔楼及两处裙房组成,其中T2主塔建筑高度369米,是目前青岛市第一高楼。项目集超 5A 甲级写字楼、高端奢华酒店、云上艺术中心、城市观光厅、云端钻石 CLUB、海天 MALL、海天公馆七大业态于一体。自2021年6月20日盛大启幕后,已经成为青岛特色地标建筑和城市“会客厅”。在运营半年的时间里,先后赢得2021中国楼宇经济新地标、中国最佳新开业酒店、游客最喜爱的旅游打卡地等多项荣誉,是青岛市极具“绿色、科技、人文、智能” 特色的地标建筑与精品工程。

如此世界级高层建筑是怎样炼成的?对此,中建八局项目整体在设计时,着重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和无阻碍的观景视线,实现超75%的使用者拥有海景视野,超50%的使用者同时拥有海景视野和城景视野,创造了宜人、健康的环境感受。

高效建造,打造精品地标工程。海天中心原址为老海天大酒店具有悠久的历史及绝佳的滨海地理位置,是青岛城市历史和市民记忆的见证,以“海之韵”为主题设计灵感,表达海浪的律动和青岛的魅力,并向历史致敬,创造出属于当下时代的表现形式。

为和城市周边环境呼应,延续从城市到海洋的景观视线走廊,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持续优化施工部署,尽量缩小三座塔楼的工期差,并同步跟进裙楼施工,用连桥和楼梯将城市与滨海大道直接相连,从而有效整合城市天际线和滨海景观环境。

在地下施工阶段,中建八局项目团队基于装配式可周转钢坡道,合理布置溜管、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汽车泵等机械,形成了混凝土浇筑的“立体矩阵”。多个区段有序穿插作业创造了混凝土浇筑350立方米/小时的海天速度。

项目塔楼,钢柱设计采用超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柱采用泵送顶升法进行施工,通过在柱顶设置IR-30红外距离传感器、在箱型柱底部侧壁设置百分表并结合红外热成像仪监测技术,确保了项目的混凝土浇筑速度和质量。

在可持续性和环保策略方面,海天中心高369米的标志性T2塔楼,同时得到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金级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在绿色建筑运维领域,属于国家级领先示范项目创新驱动,打造建筑科技内涵,为完美展现出海天的风帆造型。项目基于组合与拆分架体逐渐增减网片及翻板方式,在建设过程中研发了可变角斜向爬升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但能够完美贴合南北外立面,更可一次爬升至顶。相较于传统外架效率提升约40%。

T1塔楼的大宴会厅,钢桁架南北横跨58.8米,重约1100吨,是建设期间山东省内最大的宴会厅,为解决建造难题。项目在施工中采用“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14个吊点各配置1台液压提升器,历时5小时一次性提升12.5米,位列在建时期山东省内钢结构单次提升体量榜首。

项目团队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项目高效建造,为提升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水平,自主研发智慧建造云平台,涵盖了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及数据监测等多个子项,实现项目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被评选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对于超高层建筑,大风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300米高空,风速达到30米/秒,临海尤甚。项目在T2塔楼顶部设置了世界上首个非规则水箱的液态阻尼器,以减震消能,增强楼体的整体舒适度。

对此,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方面表示,秉承超高层建设优势,中建八局高效建造、精雕细琢,助力“海之韵”作为青岛城市地标,焕发城市活力、引领城市发展,为青岛迈向国际化大都市步伐加码提速,贡献八局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