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近期青岛市各类学校转入线上教学,部分企业居家办公,但是学习、工作的节奏并没有放缓,“居家不停工”“线上不停学”离不开强有力的通信网络支撑。家庭宽带上行提速、手机流量扩充、通信基站扩容、云服务需求急增,“双千兆”网络及时响应……为解决疫情防控应急需要,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南联通、市南移动、市南电信共同发起“畅享云课堂 惠享云服务”系列通信保障服务活动,快速支撑起学校网络教学、企业在线办公、社会应急战疫需要。千兆光网和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与医护、水电煤、食品等一样,成为城市抗疫情、保民生、促生产的“刚需”力量。
通信保障服务推出系列举措
据悉,“畅享云课堂”通信保障服务活动,推出了提网速、稳信号、增优惠等一系列举措,包括免费将各学校中有线上教学需求的教职工家庭宽带上行速率提升至100M;对学校教职工和在青高校学生的本地手机卡,每月赠送30G本地流量包;对校园带宽出口进行扩容,并有服务专员及时回应各类教学类网络保障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市南联通对教育网中心点互联网带宽及时进行提速免费,为23位老师、特困生加装宽带进行网课保障,有效保障了市南区停学不停课。三家电信运营商累计为近2800名师生赠送手机暖心流量包和通话包、家庭宽带免费提速,保障教师网课视频上传流畅,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惠企“云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降低疫情影响,助力企业提振信心加快发展,市南区于近日推出“惠企服务十五条”,其中包括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南联通、市南移动、市南电信推出的“惠享云服务”大礼包,如市南联通一次性给予每家企业20000元人民币或3000美元的云资源费用;市南移动对使用青岛移动运营的上云服务,前三个月免费使用;市南电信对使用电信天翼云服务,免费期结束后,年度续费企业补贴40%。自3月22日优惠政策发布后,已有30多家企业进行咨询并达成上云用云意向。针对该类企业客户,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基础电信运营商安排专人进行专项对接和服务,在最短的时间为客户开通云服务资源,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企业上云用平台需求。
快速智能保障助力精准“战疫”
面对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市南联通、市南移动、市南电信按照市南区防疫需求,组织百余名运营商志愿者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网络保障、电脑调测及部分人员流调等工作,为全区116个固定检测点和50余个临时检测点提供通讯统计终端,提供5G网络设备实现保障,并安排驻场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在隔离酒店的应急设施保障工作中,运营商加班加点紧急调货,以最快的速度上门安装设备并现场调测,为隔离酒店和街道居家隔离群众安装1800余部智能门磁系统及近2000个报警器。为提升随访电话接通率,为公安、街道等部门紧急开通疫情随访电话700余部,并增加云名片、闪信功能,发送核酸检测提醒短信,充分展现了市南区企业在面对疫情时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当前,市南区能在通信保障工作方面做到及时调整、迅速落实,离不开坚实的“网络底座”。去年,青岛市历经半年创建期,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在此期间,市南区充分发挥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成立千兆城市创建工作专班,仅仅4个多月时间,协调解决光纤接入阻点问题143处、5G建设的保有问题224处、公共资源免费开放问题48处、电费协调问题342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项清单在全市率先实现动态清零,发挥了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和“排头兵”作用,使市南区千兆光网、5G网络质量和应用水平领跑全市。截止2021年底,市南区已建成开通5G基站1376处,平均每平方公里46处,华润大厦也成为全国首个“全光智慧楼宇大厦”。
据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依托“双千兆”网络优势和数字城区建设先行优势,市南区已被列为青岛市全区域、全领域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区。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打造服务高效的数字政府,构建便民智享的数字社会,培育智能引领的数字经济。特别在民生领域,积极推动“双千兆”网络与教育、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提升对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的网络支撑能力,满足行业互联网使用和管理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市民从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