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香港鼎益丰国际隋广义投资观察: 当东方美学遇上NFT,高质量发展赋能文化产业

2021年或许可以被冠以虚拟之年,任意一个榜单上几乎都有“元宇宙”、“NFT”。2021年3月,佳士得以接近5亿的成交价拍卖NTF数字绘画作品。到了7月,NFT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万物皆可NFT,几乎引起了所有行业的注意。一大批公司和个人纷纷投入到NFT的经营之中,其中不乏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企业、知名艺术家、名人明星等等。

2021年10月,Facebook将公司名改为极具元宇宙(metaverse)气息的META,首款元宇宙社交应用Horizon Worlds也如期上线。坂本龙一从他的代表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提取了595个音符,依次铸造为NFT,单独发售,瞬间售罄。

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料单位。它可看为是一个数字物件的电子凭证,具有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的特点。图片,视频、音频甚至一段文字都可铸造为NFT,其NFT所有者将持有这些作品的产权,成为这些数字资产的拥有者。香港鼎益丰国际隋广义先生曾说:“NFT或将带来数字藏品的发展热潮,全新文化与数字空间的结合,正走向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NFT的全新浪潮,将改变数字互动和商业运作的模式。目前,艺术、商业、传媒等行业都在探索元宇宙表现形态。一个围绕虚拟世界的生态正在形成。

当NFT遇上艺术品

数字艺术作品可以无限次地完美复制,没有所谓的“原件”,插画也具有这样的属性。但在以太坊区块链中,发布时只需要加上艺术家的签名,就能够有效验证真实性和所有权。这种即保护了艺术家版权,又能确保买家不会买到赝品,还没有第三方介入抽佣的交易方式,令NFT在加密艺术品领域被广泛应用。 代表性的NFT的平台有SuperRare、Hashmasks、Rarible、MakersPlace等。

相比过山车般的行情走势,脱离金融属性的区块链技术,以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底层技术,重构交易信任和链条,正在产业圈掀起一场数字革命。文化产业作为中国的一大支柱产业也在经历着新时代新兴技术的冲击。在过去一年的时间,NFT已经成为毫无争议的话题中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正在形成现象级爆火领域。NFT+区块链,如何唤醒沉睡的传统文化IP?

当东方美学遇上NFT

香港鼎益丰国际董事隋广义先生和著名书画家李照东先生或许能为当下的文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2021年,隋广义先生和李照东先生推出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结合当代审美理念和新式文化核心的联合跨界创作系列艺术作品——《百花花贵图》。原作共有99幅,加密衍生品全球限量999幅。该系列艺术品一经推出,就在短时间内成功营销一千万元,尤其以加密衍生品销售最为出彩。在NFT加持下,传统文化与年轻受众碰撞出新的火花,连负责《百花花贵图》艺术作品总策划的奇轮文化李若雯博士都直呼惊喜。

当传统东方美学与现代潮流元素结合,通过丰富的场景来提升可延展性、交互性、可玩性,与物理世界进行联动,定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接受、走进传统文化。

背靠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积淀,NFT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逐渐发力,但依旧处在行业发展初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努力。NFT作为一种文化承载方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抓住机遇并利用机遇才能让“不可替代”的中国文化乘着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