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地方小厂,到如今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集团即将跨入世界500强;从仅有数十人,到如今拥有上万名员工,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遍布世界各地;从40余年前生产半导体收音机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从1991年初心萌发到2022年全新启程,海信走过了31年孜孜不倦的改革探索之路。
2022年3月12日,周厚健宣布辞去海信集团董事长职务,正式退休。董事会选举原副董事长林澜接任海信集团董事长。作为中国家电企业中的元老之一,周厚健的退休,不禁让人联想到了王石、柳传志、宋志平、张瑞敏这一批企业家。得益于时代造就的一批“掌舵者”,他们带领中国制造业从国内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由周厚健执掌海信的这30年,是中国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并腾飞的30年,是整个海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开疆拓土,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国有企业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30年,也是海信产业从简单制造到技术创新、技术驱动和技术引领的30年。
周厚健曾说,希望自己是一个执着的人,所以,一直执着于革命的牛虻所说过的话,对周厚健而言都有一定的道理。如今选举林澜接任董事长,可以看出海信对于未来发展的定义和信心。全球化,是海信的未来。当前,海信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需要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而这也是周厚健选择林澜交棒董事长职务的主要考虑。如今选举林澜接任董事长,可以看出海信对于未来发展的定义和信心。全球化,是海信的未来。当前,海信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需要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而这也是周厚健选择林澜交棒董事长职务的主要考虑。
迈向现代化领军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过,市场经济的最终两个主宰是消费者与技术。
技术,始终是海信最坚实的护城河,也是海信最鲜明的基因与个性。1992年,刚上任青岛电视机厂厂长不久的周厚健率先打破大锅饭,设立技术和人才特区,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从此可以达到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2005年,海信推出了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7000万台中国彩电从此有了“中国芯”,进口芯片大幅降价40%以上;2007年,海信建成中国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打破了我国液晶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外企的状况,把中国彩电制造产业链从被边缘化的危险中拉回了世界舞台的中央;2013年,海信自主开发ULED动态背光分区控制技术,一举打破中国企业与日韩电视企业在彩电技术上的“代际差”;2014年,海信推出全球首台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让中国第一次占据了显示技术发展的主场优势,中国显示技术从此引领世界……
周厚健
出生于1957年的周厚健,1982年大学毕业加入海信一直到2022年正式退休,服务海信40年,执掌海信30年。出任厂长时,周厚健年仅35岁。1992年,刚刚升任厂长的周厚健便为了降成本、裁冗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4年,在质疑和反对声中,周厚健将企业品牌由“青岛”改为“海信”,青岛电视机厂也因此被海信集团取代,由此真正拉开了海信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转变的序幕。
在长达30年的掌舵时间,周厚健带领海信在多元化、国际化以及体制机制改革上所完成的“三大跨越”最具里程碑意义。此后,海信开始在变频空调、手机以及媒体产品等其他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发力,并在2006年完成了对科龙的并购,进一步完善了白电产品线。与此同时,海信还在2000年前后将触角延伸至B2B产业,在智能交通、光通信等新兴领域进行了布局。
今天,海信将“引领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先进制造”写入海信企业使命。制造业是海信的重要定位,也是海信得以持续稳健发展的根基,今后很长时间,海信仍然会以制造业为重心,锁定先进制造,做到“引领”世界。
全球化是海信的未来
2021年,海信集团销售收入为1755亿元,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达41.3%。
近年来,海信连续收购了东芝电视、gorenje、日本三电等品牌,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近50家研发机构、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5年投了100多个亿之后,国际化总算真正起步了。”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表示,“我们预测,海信海外收入最快3年就将反超国内。”当前,海信已经在美国、欧洲、日本、澳洲、南非和墨西哥等海外地区与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工厂,并广布销售渠道,陆续完成本土化运营。
从这几年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海信的营收增长“画”出了一条漂亮的曲线。营收和利润呈现出不断加速上扬的趋势。国际化板块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底,海信完成对科龙的收购之后,周厚健就将此前任职科龙副总裁的林澜纳入麾下,任海信集团副总裁,并将国际营销的重担交给他。也是在2006年,周厚健正式提出“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战略,并正式成立国际营销公司。
从各个国家市场渠道的建立,到海外研发体系的搭建,再到近年来对东芝电视等海外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是由林澜一手推动完成的。林澜负责搭建了海信智能电视的海外内容平台,让海信成为首个搭建全球一体化运营平台的中国电视品牌,海信智能电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林澜
出生于1958年,早年毕业于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的林澜,可以说是海信国际化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和坚定执行者,也是海信海外开拓布局成绩卓著的功臣。在海信内部,林澜已然是一位已经“服役”了16年的“老兵”,是海信国际化业务的“一号人物”。
如今,海信已经成为国内家电产品线最全的企业,几乎涵盖从黑电到白电到厨电的全品类,旗下品牌包括海信、科龙、容声等。B2B产业中,智能交通、光通信业务板块已经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智能医疗等近十年内新布局的业务也开始崭露头角。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