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首届日本文学翻译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创新,促进中日文化交流。3月6日,山东大学第一届日本文学翻译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国内翻译界的11位专家学者和校内外近600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邢占军,原文化部副部长、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刘德有,日本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原国际译联理事叶谷渥子,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薛佩军等嘉宾在会上先后致辞。

研讨会举办恰逢其时            

邢占军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日本文学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探索文明互鉴新模式、促进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研究,理解当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促进跨文化教育、交流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推动我国日本文学翻译教学研究,也为当下正在大力推进的新文科建设积累经验。

刘德有认为,山东大学举办的文学翻译研讨会恰逢其时,我们一方面要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日益增加的需求、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浓厚兴趣以及愿意同中国文化、文学进行交流的高涨热情。

薛佩军表示,本届研讨会围绕日本文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进行深入研讨,分享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一方面可以促进专家、学者之间对的深层对话,同时为年轻学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相信本次研讨会必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创新,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在学术发言阶段,著名翻译家刘德有、林少华、陈德文、陈喜儒、郑民钦等嘉宾,分别围绕“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研究与探索”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进行深入研讨。时卫国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文学翻译人才是每一位有志于文学翻译的鸿鹄刻苦钻研、长期探索而通过辛勤的汗水造就出来的。文学翻译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定能修成正果。

构筑中日文化互通互融的桥梁          

多年来,青岛出版集团一直把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为重要的发展定位之一,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专攻日本方向图书出版的日本文化编辑部,并先后出版了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东山魁夷、山崎丰子、立原正秋、片山恭一等多位日本名家的名篇巨作,构筑起了中日文化互通互融的重要桥梁。2016年,集团全资收购位于日本北海道的渡边淳一文学馆,并于2017年获得渡边淳一作品全品类、全版权运营的权利,截止目前出版《失乐园》《钝感力》等80余种渡边淳一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广泛的市场影响力。

青岛出版集团日本文学编辑部主任杨成舜表示,期望今后在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合作领域,借助山东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在各位与会著名翻译家和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助力下,共同加深在“日本文学经典(名家名作名译)”系列等精品图书出版、推动“中华经典外译”和“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方面的紧密合作,同时也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为我们的文化出版事业建言献策、保驾护航,一起为中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更广泛、更有益的贡献。

文莲    图 / 文

专家发言摘要:          


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翻译家、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刘德有      

《翻译重在实践和科学地总结》            

一般认为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的交换,或者认为翻译是两种不同思维的转换,但仅仅说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或者是两种不同思维的转换,还不够全面,倘若进一步去探讨翻译的深层意义,就会发现翻译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着差异,翻译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作为译者就应当很好的熟悉和掌握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别是两者的差异。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思维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本是一项“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之”的活动,它涉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东西方之间这一差别更加显著,中日之间也存在这种差异。

著名翻译家、南京大学教授、日本爱知文教大学教授陈德文            

《我与日本文学翻译》            

谈谈我对历来翻译美学追求“信达雅”的看法。自己也曾很遵从这个追求。但现在个人认为,有一个“信”字就足够,因为“信”所包括的非常广泛,牵涉到作品的真实问题。忠实不光是文字上的忠实,原作的风格,原作所体现的气场、气韵、达到的文学高度等,也要完全不折不扣地传达出来。所谓真实并不否定适当的变通,真实不等于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中日文表现中有微妙区别,需要相应变通。

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陈喜儒:            

《翻译的素质与修养》            

翻译这个职业,是为了帮助人们跨越语言阻隔和障碍进行交流而诞生的,远在礼记中就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后来佛经译者们在译字前面加了一个翻字,成为翻译一词并沿用至今。可以说无论笔译还是口译,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而翻译这种工作,是译者文化修养、知识积累、精神品格、甚至是体力耐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进行文学翻译时,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认真的态度,必须忠实于原文原意,要不耻下问,避免误译、漏译、错译。我选择翻译作品有三个标准:一、选择熟悉的作家的作品;二、必须使我感动;三、不管是大众文学、纯文学,还是中间文学,也不管属于哪种流派思潮,只要作品使我激动、感动,就翻译。

著名翻译家、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北方工业大学教授郑民钦          

《关于日本文学翻译的断想》            

提高翻译质量是个十分急迫的任务。 现在译文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相当普遍,对原作的理解不深不透,似懂非懂,存在着自以为是、望文生义、潦草敷衍的现象,不仅无法再现作家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恐怕连语言的掌握也难以做到分寸得体。另外,译者的中文造诣还有待提高,要做到恰如其分地用富有感受的汉语进行再创作至关重要。

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也是充满乐趣的。尽管高新科技日益发展,不断改变和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但终究无法取代人头脑的终极发挥。

著名翻译家、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德润:                

《我的翻译实践与心得》                

北原白秋先生也曾说过,为表达一个内容,最确切的词语,那个最尊贵的词语,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个。法国作家福楼拜也说过类似的话。心中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就找不到那个最确切、最合适的词语。因此,我们不光要学外语背单词,为了学好母语,也要背单词,而且要坚持凡遇见不认识、不会用的汉语词汇,都一一抄写下来的好习惯。词汇宛如构建大厦的建筑材料,用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建起摩天大楼,而残砖碎瓦,只能垒砌一间鸡窝。

选择翻译为目标,就要下二十年苦功,甘愿坐冷板凳,不可急于求成。翻译工作是一场孤独的长跑,一场生死恋!

一要学好中文、中国文化和历史。 二要学好日语、日本文化、历史和社会知识。三要选对方向,要根据自己的长处气质与爱好来选择。四要孜孜不倦,为伊消得人憔悴。五要译海求疵。将前辈们的翻译作品,对照原文逐字逐句学习。随着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也会发现前辈们犯下错误。

著名翻译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会长谭晶华:                

《日本文学翻译刍议》              

首先,近些年文学翻译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多的重视。翻译专业过去从学术研究生开始,到现在的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实践性硕士的培养。其次,就是回归书本,回归阅读。

作为一名译者,无论是对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维护民族语言的纯粹性方面,翻译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实实在在地站在作者和人物的立场上以理解的态度去阅读作品。在精神层面,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整体上把原作的风格到位地、贴切地、传神地表现出来。第二,译者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勇于实践,夯实中文、日文基础,加深对古文的研究。

著名翻译家、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少华:                

《文学翻译:精确与忠实之间》                

要想译文有神采,必须写好白话文。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天花板,母语是外语的天花板,前者的高度决定了后者能达到的高度。汉语水平、文学水平的提高,是经年累月,慢慢熏陶积淀和发酵结晶的过程。要达到这种水平,其一,要能尽窥其妙。其二,要能运用自如。文学翻译优先考虑的是文学上的那些最重要的因素,是气韵、是丰神,是格调。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让译文呈现出神采呢?个人认为非多学古人不可。

尽管翻译有那么多种类,科技翻译、社科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商务翻译、文学翻译等等。但是从语言角度来说,毫无疑问,文学翻译是最难的。在审美层次上,语言的艺术审美形式是文学。在文学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之中,唯独审美功能通过语言艺术给人以审美愉悦,这一功能是其他学科门类、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遗憾的是,由于一言难尽的原因,很长很长时间里,我们忽略了文学作品的这一功能。现在也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降低了文字表达的门槛,所以即使现在也很难说有多大的长进。

著名翻译家、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大海: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浅说》                

文学翻译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归化法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

作为文学作品翻译者,不仅需要较高的外语和中文理解水平与表达能力,还必须透彻理解作家的文学理念和文体文风,了解这个作家的写作特点。翻译时需要对原作语言的表层意和深层意都有透彻理解,并且还需用妥帖、规范的译语尽可能等值地、准确地将作品创造性复制。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必须从头到尾保持稳定的状态,全文风格要统一,不能这边是草皮屋顶,那边是混凝土高楼。

著名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原编审许金龙:            

《日本文学翻译与实践》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为化境。“译道化境”宛若美丽的彩虹,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我们一代代译家需要全力以赴的最高理想,但或许也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最高理想。根据“化境说”,并结合自己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出了文学翻译的三个阶段。即(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著名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竺家荣;                

《文学翻译漫议》                

文学翻译第一步是不要走样。所谓不要走样也就是忠实准确,这不仅仅是指表面的字词义,还包括译文和原著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的对应。误译实际上就是词义的不对应,也就是表层,而死译就是深层意思的不对应。学生不仅要减少误译,更要减少死译。总之,只有实现第一步不走样,第二步锦上添花,两者完美结合,才是最好的翻译,最上等的翻译。

翻译就是照旧照葫芦画瓢。想要把它画得像并不容易,首先我们要谋求相似,最终追求神似。怎样算是画得好看,这个也是相对的。取决于每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没有绝对唯一的答案。每个人的风格未必一样,这既是文学翻译的难点,也是最有趣之处。文学翻译的特色,就是模糊性、不准确性、不确定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翻译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译者对翻译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译者要能坐得住,不断追求最好,追求卓越。翻译是对原作的再生产,再阐释,是跨文化的交际,是一个很神圣的事业。译者承载着文化交流使者的重任。

著名翻译家、作家、上海杉达学院教授、原日语系主任施小炜:                

《论全息翻译》              

文本里出现的一个个词语,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只是极小一部分,水面下看不到的部分远远要大得不可想象。只看到“冰上一角”,只将那一角翻译出来,可称之为“平面翻译”,或“单息翻译”。加上水下那巨大的部分,才是完整的信息(全息)。将它也翻译出来,或者说体现、暗示出来,就是“全息翻译”。单息翻译可能导致误译,即“正确的误译”——误,而不自知。

尽管我们作为一个译者是自得其乐的,其实仔细想来,翻译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古人形容做诗炼字的辛苦,曾称:“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翻译亦复如是。尽管我们可能为了一个字的稳妥花了很多时间,还有可能会出现我们自己意想不到的错误,但对于译文的推敲,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都应该意识到,不能只看到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便大胆下手。可能的话,还是应当在弄明白水面之下的庞大部分之后,再着手翻译。如此方可避免“正确的误译”。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卫国:                

文化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思想需要沟通,文学翻译处于文化交流的最前沿,文学翻译者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交融,可以避免战争,加强思想沟通可以促进文明互鉴,也可以借他山之石丰富民族文化。本届研讨会是为回应时代需求而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各位专家的发言富有启发性,翻译理论新颖独到,精彩纷呈!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文学翻译的奥妙和神韵,提供了重要依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