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我省2022年数字变革创新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具体发展数字经济方面,2022年,山东有哪些重点任务和配套措施?
高方: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全年的重点任务是谋划实施七个专项行动,着力在七个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研究制定《山东省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突破”行动方案》,重点实施数字产业化引领行动、产业数字化提档行动、数据价值化升级行动、数字化治理提升行动、数字新基建跃升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数据安全体系筑盾行动七项行动,着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深度赋能实体经济、数据要素高效配置、数字经济环境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技术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等七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配套措施方面,主要是做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完善产业生态”三篇文章。一是抓好数字经济的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优化顶层布局和工作机制,成立数字经济专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多部门会商制度,落实好日常调度、运行监测、考核评估等工作,推动全省上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数字强省建设。二是实施“百园千企、百城万项”活动。突出实打实、可落地,抓好政策规划落实和产业项目落地,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在全省16个市、136个县(市、区),培育“百”余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扶强“千”余家数字经济龙头带动企业,推动“万”余个数字经济项目签约、落地。三是继续做好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不断推动试点示范、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抓出实效、抓出特色。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任务非常多,是一项系统工程,省大数据局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牵头单位,今年有何打算?
禹金涛: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提质提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增强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养老等领域数字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年底前,推动80%以上的设区市和3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四星级以上,16个设区市和90%的县(市、区)达到三星级以上。具体来说:
一是提升建设标准。整体建设指标方面,计划对前期制定的新型智慧城市分级分类建设指标进行优化提升,呼应近几年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着力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在惠民领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部分建设指标,在此基础上提标推进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细分领域建设指标方面,积极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破题,在智慧校园、智慧医院、智慧景区、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智慧停车场、智慧灯杆等领域,争取推出一批省级地方标准和工程标准,规范化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打造“大脑中枢”。实施“城市大脑”建设提升行动,结合“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建设,年底前推动所有设区市全面建成感知设施统筹、数据统管、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和应用多样的“城市大脑”。加快市级“城市大脑”向县(市、区)赋能,全面支撑县域智慧化管理和服务需要。同时,对于各级已有“城市大脑”,加快按照统一标准完成改造提升,纳入全省一体化的“城市大脑”体系,实现上下协同、一体联动。
三是突出惠民实效。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的惠民力度和广度。一方面,在总结去年优秀案例动态征集活动基础上,加大优秀场景普及推广力度,开展省内优秀案例系列巡讲和“扩面”打榜活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成熟场景由点及面拓展。另一方面,聚焦打通智慧便民“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小区、绿色智慧住区、数字家庭建设,年底前,在文化教育、养老服务、创业服务、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党建特色等方面,推动新建12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区,实现智慧社区覆盖率超过20%,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数字红利”,感受到更多的智慧与便捷。
我省固定网络建设现状如何,今年围绕加码布局“数字基建”,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数字创新变革?
孟强: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两翼”和“双轮”,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2021年是我省固定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成效显著:
一是高水平建设千兆光网。9月18日,我局在济南举办“启航双千兆 数字新山东”主题活动,发布《山东省“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近三年固定网络发展指明了方向。截至年底,全省千兆用户达241.4万户,增速居全国第二位,10G PON及以上端口建成34.4万个,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58.3%,县级以上城市住宅小区普遍具备千兆光纤接入能力。
二是积极建设千兆城市。我局与省工信厅、大数据局、各市有关部门加强沟通配合,推动千兆城市创建。12月24日,我局与中国信通院在青岛共同主办首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城市建成全国首批“千兆城市”,我省济南、青岛、日照三市榜上有名。
三是高起点推进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优化。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申报方案均高分通过工信部评审。本次申报创造了两项全国纪录:一是一省同时成功获批两个直联点;二是从正式启动申报到获批同意仅历时10天。
今年,我局将继续加大千兆光网建设力度,持续优化全省固定网络性能,夯实数字基础底座。
一是大力发展千兆光纤网络。深化光纤接入网建设,分片区、分批次开展千兆光纤网络能力升级,完成县级以上城区10G PON设备大规模部署,加快完善重点场所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年底前,建成10G PON及以上端口数超过 40 万个,千兆光网家庭覆盖率达到70%。
二是优化提升济青双核心骨干网网络架构。上半年建成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届时山东省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级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完善申报方案,建立协调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推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户山东。
三是深入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推动电信企业加快“双千兆”网络融合应用创新,积极引导存量宽带用户向千兆光纤宽带业务迁移;会同省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出台支持千兆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年底前,新建设2个以上千兆城市。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