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市北区优化基层治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北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人民为本、党建为魂、政商协同、平台运作,不断建强党建动力主轴,打造了一批网格服务阵地,完善了全周期问题处置机制,创新了政商协同的运营模式,推动了治理红景的数字化转型,构建群众家门口的“基层治理服务圈”,让治理和服务力量直达网格、楼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在南京路448号,海伦路街道安达路社区第八网格党支部正联合共建单位进行老楼环境升级。 作为一处已建成20多年的开放式楼院,这里有的单元甚至没有预留感应灯接线口,作为新签约的红色合伙单位,青岛装企慈善服务中心将老楼装修专业带入到为民服务当中,让社区网格无法解决的专业性难题迎刃而解。 

“原来出行我们都是摸着黑,不然就需要拿着手电筒、手机上下楼,现在灯光亮了,再不用怕磕到了。看起来是个小问题,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给我们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安达路社区第八网格居民刘芝云说。红色合伙单位这次改造把感应灯安上,把电线重新铺装一下,以后发挥他们装修的优势,电线、楼道、楼体破损,都可以做到更新维护服务。 

在多元化治理模式中,海伦路街道将专业化、精准化作为推进基层服务的着力点,同时又在网格化治理模式中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的新路径。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发展为主线,以“红色精神”“红领班”“红驿站”“红管家”“红烛光”“红乐汇”“红色合伙人”为立体支撑的红聚海伦e家亲“1+7”特色工作法。坚持政商协同,导入市场资源,开放社区治理、民生服务、医疗养护等场景,搭建多方互动平台,与青岛城投工建等40余家单位签订“红色合伙人”协议,全力实施“党建活动联抓、民生实事联办、治理难题联解、志愿服务联动”四联机制,打造“红聚动能、海伦e家”党建品牌,着力推动辖区党建互联互动、单位互融互进、服务互帮互助,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网格治理能级不断提升。

近年来,市北区将建设“基层治理服务圈”作为提升网格化服务的重点项目,先后打造出一批样板型、服务型网格阵地,将群众所需的生活帮助、文化教育、健康管理形成闭环服务,充分发挥小网格的大能量。

“有时候就想量个血压,上医院、诊所太麻烦,家里又没有设备,去哪里找这样的便民服务点?”在延安路街道延安一路社区第六网格,1340位居民中75%以上是退休的老年人,其中患高血压的为数不少。通过红景公司搭平台,街道党工委引入山东海森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进网格。该公司听说周边老人的需求后,立刻为服务站捐赠了两套总价值56万元的一体化医疗测量仪,集合血压、血氧、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多种检测功能,像是一个微型的“全科医生工作站”。“现在出门走不到5分钟就能来量血压了,真是太方便了!”家住红酒街附近的王女士说。

除了借助社会资源,第六网格还依托党员资源成立了两支志愿服务队伍,一支是以网格支部书记为首的便民服务队,另一支是由能修会干的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志联义工队”,居民们更亲切地称之为“娘子军义工队”。

“我们单元门口污水井旁的地面下陷,给居民出行安全带来隐患,能不能派人来修理一下?”今年夏季,频繁的雨水让延安路91号4单元门口土层下陷形成一个坑。网格党支部书记与社区党委书记立刻联系到娘子军义工队,志愿者到现场一起撬起凹陷处的地砖,将地面填充平整并夯实,又铺上新的地砖,一气儿忙了2个多小时。看到楼院地面变得平整如新,居民们伸出了大拇指。

目前,市北区已建成420处党群服务站,打造“旗红园兴”、“红帆领航”等10个治理枢纽,同时还不断开放新场景,通过青年会客厅、政商协同等模式广泛引导青年企业家、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抓机制统筹,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本盘”;抓示范引领、功能优化,积极推进互联网建设行动,跑出网格建设运行的“加速度”,确保市北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立得住、工作模式推得开、红景筑基品牌叫得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通讯员 王丽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