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双减"后首个期末考:不做试卷做游戏将考场搬到“游乐场”“菜市场” 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完成考试

随着“双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大杨分校秋学期小学一二年级将不再进行纸笔考试。图为1月7日,学生参加跳房子数学运算测试。中新社发 冬生 摄

“双减”政策实施后首个期末考试季来啦!2021年,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在全国近2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落地。考场变娱乐场,学生边“玩”边学习。“玩出”综合素质,“考”出知识能力,“验”出“双减”落地效果。在政策、学校、学生之间,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方式已随着考场中阵阵的笑声展开,学生们也不由地说:“期末考试真的很好玩,一点都不紧张”。

本报讯 闯关游戏、冬奥冲刺……不带笔、没试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检验,在欢笑中度过期末。寒假即将到来,安徽省合肥市、山东省青岛市、贵州省贵阳市各中小学迎来了“双减”落地后的首个期末。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开启了教学评价改革新尝试,“无纸化评价”成了首选。

安徽:“期末考试可好玩了”

在合肥市习友路小学习友路校区,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完成了一次特别的“期末测试”。一年级的漆红琪同学放学后开心地告诉妈妈:“期末测试可好玩了,我一点都不紧张。”

让孩子们觉得好玩的期末评价像是一次“闯关游戏”。合肥市习友路小学习友路校区一年级年级组长、语文老师刘琴介绍,这两天集中举行的“无纸化考核”主要围绕语文和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的“关卡”有四个,老师们分别命名为“拼音王国”“词语闯关”“口语交际”和“朗读达人”,数学的四个“关卡”是“数与计算”“解决问题”“比较分类”“认识图形”。“每个学科都为孩子们准备了10套题目,孩子们现场抽签到老师面前进行‘一对一’口试,全程无纸笔。”

刘琴介绍,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好低年级学业评价,学校一个多月前就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测评方式和评价标准。“既要考虑学科内容的全面性,包含所有学科学习内容,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养,也要考虑测评方式的多元化、趣味性,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期末测评。”

青岛:考场变游乐场

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往往更受学生欢迎。拿着“冬奥会入场券”,在“冰丝带、冰立方、雪游龙、雪如意、奥运村”五个场馆中进行“比赛闯关”,通过背诵诗歌为“开幕式”增彩……这是青岛太平路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现场。

据青岛太平路小学校长刘晓娟介绍,为做好“双减”后首次期末检测,学校精心设计了“小小冬奥会”活动,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赛 闯关”。

青岛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各小学进一步探索“双减”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式,根据低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要求,创新考试模式,将考场搬到“游乐场”“菜市场”“运动场”……既达到考试评价目的,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考核测评效果。

贵阳:趣味游戏都是定制

贵阳市清镇市红枫第二小学为一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了“识字小超人”“最美朗读者”“神算手”“识图小达人”等“快乐游考”闯关活动,让学生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期末考试。

“在趣味游园会中,游戏测试的内容涵盖了各科知识,真正让孩子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南明小学一年级(3)班邹一博的家长为“期末考”点赞。清镇市第一实验小学一位家长也表示,寓“考评”与游戏相结合,对孩子的表达能力、生活素养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报综合

寒假来了!校外培训有哪些变化?

学科类培训总体“冰封”

随着学而思、新东方退出义务教育学科培训,大量培训机构关停或转型,这个寒假,“背着书包赶培训班”的景象必然不再。记者咨询多家培训机构发现,这一规定得到了较好落实。多家培训机构均表示,寒假没有学科类培训课程,所有授课都将在放假前结束。

变相违规行为尚未禁绝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表面上注销了办学资质,但以课外托管的名义行学科类校外培训之实。在太原等地,一些从校外培训机构流出的老师做起了“一对一”上门家教,收费也水涨船高,从过去一小时200元左右涨到500元甚至更多。

有家长反映,曾收到自称是“某思”培训机构老师的电话,介绍寒假有语数英等学科课程,“小班授课,学费打折后460元一次,但是只能线上教学”。

针对这些寒假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部专门印发通知强调,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

体育编程艺术类培训受欢迎

这个寒假,除冰雪运动格外火爆外,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体能等体育培训及编程和艺术类培训也受到欢迎。家长们表示,假期能让孩子集中时间培养一些特长爱好,同时也符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方向。

“假期是孩子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您能够尊重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不把假期当学期,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在《寒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说,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建议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传承文化、孝亲敬老、劳动实践,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综合素养、强壮体魄和健康人格。新华社

减负增效 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吃得饱”“吸收好”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出现困难,主要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理解概念、法则,找不到知识间的联系。学校梳理小学六年的数学教材,提取出58节关键课,囊括了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通过关键课,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中也实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减轻了学生数学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看来,关键课抓住了课内质量提升的关键。

北京《光明日报》报道,要让家长不过度依赖校外培训,就必须在“减负”后学生还能“吃饱”“吸收好”。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精心设计、布置作业,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成了不少学校的课题。

为你喜欢的课文文段配个音,当一名小小演说家、小作家,这些都是朝阳区实验小学的“作业超市”里可供学生选择的作业。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通过制定作业管理办法,进行总量和时长调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不少地方通过制定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下一步教育部门、教研机构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指导,各省要制定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供学校遵循。学校要强化作业的校本教研研修,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与统筹,保障作业的设计质量。还要创新作业的类型,通过精准分析学情,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来有针对性地设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差异化、个性化作业,还可以探索结合信息技术的‘智慧作业’、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吕玉刚表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