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轨道交通产业逐渐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青岛是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摇篮”和“高地”,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孕育了一大批行业知名企业和一批高端研发平台。2022年1月20日,“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招商合作推介会暨高峰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青岛地铁同31家企业签订了30份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太阳氢能与青铁产投公司签订了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氢能设备产业制造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推介会上,青岛太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泳做“甲醇氢能助力绿色出行、低碳建筑新生态”主题演讲,描述了太阳氢能在“出行+建筑”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他表示,地铁为青岛本土高新企业的技术示范提供了丰富场景,让企业在这个丰富场景里得以应用和推广。
“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地铁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由此将衍生出千亿级的市场场景,青岛地铁已经研究梳理出包括传统土建、设备以及新兴领域在内的36大类146个开放场景,将在全面可研和评估的基础上陆续向市场开放,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产业投资和市场参与的机会。
据介绍,氢燃料商用车示范成本高,在购车、建站、用氢上严重依赖财政补贴,1辆31吨氢能渣土车购置价格约160万,需要补贴120万,相比而言,在非车领域的甲醇氢燃料电池发电和氢能两三轮轻型车领域,设备采购无需依赖政府补贴,具备独立市场化批量示范条件。
此次太阳氢能与青铁产投签订了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氢能设备生产制造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地铁工地汽柴油车辆、机具换装氢燃料以后提供供氢保障,大会期间同时启动了青岛和鄂尔多斯两地站内制氢供氢示范运营;与青铁建立首台套兆瓦级煤基新燃料氢动力应急储能中心示范,未来支持地铁场站、上盖的供给侧能源结构减碳增效。
甲醇型站内制氢撬量产型青岛&鄂尔多斯双城示范
1兆瓦煤基新燃料氢动力应急储能中心全球首台套签约示范
太阳氢能是全球领先的甲醇制氢机纯化专利体系构建者和相关装备制造者,其甲醇氢能电池技术体系起源于成立于1996年的美国 IdaTech 公司(现H2PT 公司)。台湾中兴为太阳氢能技术股东,2008年战略投入甲醇氢能电池,2014年全资收购H2PT,2016年收购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定置型甲醇燃料电池备载电源”事业部。目前公司在全球布局甲醇重整制氢发电技术专利400余项、累计投入研发资金6亿美元,聚焦甲醇重整制氢、氢能发电、氢能载具三大业务生态,是甲醇型储能微电网、分布式甲醇站内制氢加氢站配套量产企业,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实例4000台套。
目前太阳氢能已建立国内研发中心和柔性工厂,正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园建设,将携手全球氢能头部企业共建氢能产业链,有效补充氢能应用和示范短板,撬动国内外头部企业形成氢能产业集群。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