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至1月15日,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 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盛大举行。旨在借助“国际公共艺术奖”平台,聚焦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特色和发展需求,借鉴和吸纳全球成功经验,为西海岸新区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献计献策,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摸索出一条新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由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教融合青岛基地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围绕“地方重塑”大主题赋能青岛
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继续围绕“地方重塑”大主题,赋能举办地——青岛西海岸新区,邀请国内外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特色和发展需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与交流,为西海岸新区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献计献策。
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2011年由《公共艺术》(中国)杂志与美国《公共艺术评论》 杂志合作发起,旨在为世界各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引领公共艺术潮流,强化城市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作为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持续性主题,“地方重塑”凸显出公共艺术在以艺术语言和方式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公共问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预示了公共艺术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国际公共艺术系列颁奖和论坛活动得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旨在结合该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四大新区建设目标和发展定位,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导向,聚焦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发展需求,共同探索提升城市品质、激发城市活力,以及地方政府与协会、高校、专业团体、设计师、艺术家的全面深入合作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方式。
助力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创新之路
活动开幕式于1月14日上午9:00举行,由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华峰主持,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王琳和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先生分别发表致辞,王琳表示:“正在快速发展和更新的青岛及新区十分需要艺术的妆点,艺术激发公众对城市的观察、感知、想象,通过与城市的融合,公共艺术的魅力将在生活中充分体现,从而促进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激发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充分展现艺术的吸引力。”
路易斯比格斯先生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正在加速变化。人类文化,包括公共艺术,恰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家的贡献,我们或许可以解读全球化进程下人类的关切。”
董华峰局长在开幕式中表示,期待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继续深入合作,推进国际公共艺术交流,推进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以地方重塑的公共艺术理念和全球公共艺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助推新区的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出一条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成功之路!
吸引20多国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副主席、发起人,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苗登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国际双年展协会原主席李龙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委员、青岛基地管委会主任韩文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美术馆馆长李文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眭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郝凝辉,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委员会副主任赵健,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魏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纯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王琳、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处长 李珺竹、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办副主任 吴学锋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同行,国内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们。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和发起人路易斯·比格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副主席和发起人、《公共艺术评论》杂志主编杰克·贝克以及主持线上论坛的专家、学者和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委会评委们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英国、意大利、伊朗、巴西、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波兰、哥伦比亚等20多个国家的30余位研究员和专家,也在线上参加了本次活动。
举行7场国际公共艺术分论坛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中,一共举行了7场国际公共艺术分论坛,来自全球7大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分别组成了7个不同地区的专题讨论会,在线进行分享。来到现场的20多位嘉宾则围绕公共艺术服务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公共艺术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及公共艺术的实践经验和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的研讨与交流,共同探讨公共艺术发展相关问题及全新理念。
作为本届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梳理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项目实施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路径,明确和厘清获奖方案落地实施的可能性及实施步骤。研讨会回顾和总结了西海岸公共艺术的调研情况以及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国际征集活动成果,获奖代表分别介绍了设计思路、创作过程及应用场景。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征集方案实施工作提出指导要求,指出为新区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要以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为目标,面向社区,面向群众,让公共艺术真正融入到百姓生活里。同时,要全面提升西海岸新区地方标志性公共艺术建设水平和地方特色,公共艺术作品要体现纪念性质、地标性质,将公共艺术和文化景观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打造亮点、形成特色,最终能体现新区文化精神,拓展新区人文空间,和谐新区人地关系,提升新区审美理念,突出新区主题文化,彰显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精神,充分反映城市的历史,展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讨会作为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和后续工作的承起性会议,实现了政府、高校、协会、国内外优秀设计者和团队的全面深入合作,在各层面开启校城融合的稳步推进,从管理、智库到设计,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主题,公共艺术服务人民生活的目标。1月14日晚7:00—9:00,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颁奖典礼和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将于青岛西海岸威斯汀酒店举行。
【专家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公共艺术,更是改变生活的一种途径。”
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华峰、原美国规划协会区域和政府间规划部门主席马克·范德斯恰夫(Mark VanderSchaaf)分别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新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空间、地方与’地方重塑’:美国规划协会近期研究的视角”的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其中潘鲁生院长探讨了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发展策略。他认为公共艺术不仅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方式,更是改变生活的一种途径。发挥艺术“公共性”,有助于推动艺术与自然、城市、乡村、社区、公众之间互动融合。在新时代,公共艺术应该全面融汇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中,强化四个坚持,加大宣传、教育、普及力度,鼓励多元参与,注重广泛共享,逐步做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实现高品质多元化兼备,为切实保障文化民生,助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发挥更大作用。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