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颁奖典礼首先回顾了活动的征集、评审过程,并公布了获奖名单,南澳大学客座研究教授蒂姆·格鲁奇(Tim Gruchy)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理事、名誉教授、山口美术馆馆长保科丰巳(Toyomi Hoshina)作为本次征集活动评委对征集活动进行了点评,可谓“群星闪耀”,不仅彰显了全球各个地区的审美取向,也凸显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丰富性。
周振辉、徐一埔的《听海》获得一等奖,李慧星《见微知著》、广州美术学院沈康、罗保权、林康强的《花开琴岛》获得二等奖,李佳蓉的《微风轻拂》、任凡凡的《帆过浪有痕》、刘娇的《海星滑滑梯》、彭文婕的《活在时代的海浪里》、来圣杰的《嬉戏》、侯晓飞的《旭日扬帆》《望月怀远》《星月夜》《海洋乐园》以及王艳、马同喜、李盼成、邹林涵、薛兆琳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大道大珠山段公交车站设计》获得了三等奖,还有10余件艺术作品获得了优秀奖及入围奖。
在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上,国际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艺术作品可以革新和重塑人们对社会和环境状况的看法及其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仍旧被大大低估。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获奖案例实至名归,它们旨在提高人们对疫情、气候变化、人为造成的环境挑战以及人类不公正现象的认识。”
论坛以视频的方式回顾了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概况以及入选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90 个参评案例,其中大洋洲9 个、东亚19 个、拉美21 个、北美18 个、西中南亚9 个、非洲3 个、欧亚11 个,涵盖了装置、建筑、雕塑、壁画、行为表演、活动等多种类型。
第五届评委会主席汪大伟在颁奖典礼上介绍了本届的评奖情况。在2021年8月3日-5日举办的评审会议中,来自全球7个地区的评委,包括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评委-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执行长熊鵬翥、大洋洲地区评委-雅加达努桑塔拉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艾伦• 席托、欧亚地区评委-伊斯坦布尔现代博物馆首席策展人奥约库·奥兹索伊 、西中南亚地区评委-艺术家和独立策展人、印度高知基金会联合创始人、主席伯斯·克里什阿姆特瑞、非洲地区评委-东非公共艺术专家、杜尔艺术中心总监玛丽莲·杜阿拉·贝尔公主、拉丁美洲地区评委-哥伦比亚拉奥特拉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艺术总监伊丽莎白• 沃勒特、北美洲地区评委,加拿大艾米莉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公共艺术和社会实践教授卡梅隆• 卡蒂埃,聚焦公共艺术的“地方重塑”价值取向,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初评-复评-大奖评选三个环节评选出了本届获奖案例。
颁奖环节由潘鲁生、赵健、方晓风、董华峰、苗登宇、王波、李龙雨等嘉宾分别揭晓了国际公共艺术奖7个地区获奖名单和1个大奖获奖名单,并以虚实结合方式进行现场颁奖,获奖者则在线发表获奖感言,以虚拟的形像来到颁奖典礼现场。这种全新的尝试也是疫情期间对于公共艺术活动的一种全新探索,为未来的公共艺术发展以及国际交流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也期待本届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赋能。
——【特别关注】——
颁奖典礼上公布的获得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案例分别是:
北美地区:雷尔·圣·弗雷泰洛艺术家团体(Rael San Fratello)的《跷跷板墙》(Teeter Totter Wall);
大洋洲地区:蒂塔·萨利娜(Tita Salina)、杰利·张(Jelly Jang)、塞尔·南(Seulnam TE)、伊万•艾哈迈特(Irwan Ahmett)的《北上朝圣》(Ziarah Utara);
东亚地区:Junk House、朱慧英(Hai Ying Zhu )和宏贝利(Baily Hong)的《新游戏,新连接,新常态》;
西中南亚地区:阿西姆·瓦齐夫(Asim Waqif)的《洛伊》(Loy);
欧亚地区:马尔杰蒂卡·波蒂奇和荷兰OOZE建筑事务所(Marjetica Potrč and OOZE)的《水与土:国王十字池塘俱乐部》(Of Soil and Water: King’s Cross Pond Club);
非洲地区:阿图罗·维托里(Arturo Vittori)的《瓦尔卡·沃特水塔》(Warka Water Tower);
拉丁美洲地区:扩展建筑团队(Expanded Architecture Collective)的《波托西社区电影院》(Potocine)
其中《跷跷板墙》获得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全球大奖。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