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记者5月5日自青岛银监局获悉,一季度青岛辖区银行机构积极加强金融创新,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以及企业融资需求趋向多元化,创新融资方式成为岛城银行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共同行动。青岛银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产业基金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融资模式,属于银行表外资金投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归集社会闲散资金,拓宽银行资金投贷渠道,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对接政府PPP项目融资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3月末,青岛辖区银行机构产业基金规模达138.37亿元,为去年同期的5.59倍,主要投向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企业搬迁等领域。此外,今年一季度,岛城银行机构承销债券规模达到401.81亿元,同比增长104.44%,主要支持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以及海尔、青啤等大型企业直接融资。岛城银行机构还利用集团牌照优势,加强金融服务联动,融资租赁信贷新新增55.84亿元,同比增长69.55%。
青岛银监局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受降准降息、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青岛辖区银行机构贷款平均利率延续下行趋势,3月末贷款平均利率为4.89%,同比回落0.5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在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岛城银行机构纷纷发力供给侧改革,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企业走出去和外贸领域支持力度加大,统计显示,一季度岛城银行机构境外贷款和贸易融资贷款分别新增87.45亿元和36.16亿元,其中,贸易融资近8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季度正增长。新兴领域及薄弱环节信贷需求满足度进一步提高,绿色信贷、战略新兴产业和涉农贷款同比分别增长49.01%、18.17%和14.02%,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授信6.77亿元,有力支持创业创新。同时,辖区银行机构大力推动过剩产能化解,积极压缩低效领域融资规模,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领域授信同比分别下降11.65%和4.56%。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