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2022的时与势

岁末年初时点,又到了各路大V神预言的时刻。不过,即将过去的2021年,似乎是与大V格外过不去的一年。雪球大V高杠杆押注银行股,结果私募产品爆仓;国内高频量化头部机构幻方一夜赔掉了一年的收益,结局很魔幻也很方。

这一年,不仅是投资界,很多新经济大佬——在线教育、电商、游戏、外卖、共享出行……也都认识到一个很朴素,但又很难看清、很难承认的道理——每个企业每个人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

时代是什么?时代就是大势。当前的大势是什么?曾以千万年薪入职恒大走红的经济学家任泽平说,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

就拿地产来说,看清大势非常重要。地产的下行压力,让任泽平的千万年薪缩了水。地产价格的下滑,也让很多中国人的账面财富缩了水。更不幸的是买了各种巧立名目,最终流向地产的理财产品,爆雷违约后才发现,世界上真的没有免费午餐,所谓低风险高收益不过是货币泛滥、资产泡沫周期的产物。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麟说,金融机构在不断追求高收益的道路上无序扩张时,风险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被隐匿在资金池和多层嵌套的业务链条的背后。而一旦发生产品大规模到期及赎回,亦或融资方发生违约,新发售的产品又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不足以满足兑付需求弥补损失,资金池将开始不稳定了,甚至可能进引发系统性的流动危机。

地产与金融关联之紧密,干系之重大无需多言。对于2022年的房地产调控,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0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任泽平分析说,房地产税试点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吃紧,需要筹集新的财源,疫情、房地产市场萧条、土地大面积流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对地方财政冲击较大;落实“房住不炒”,调控房价,“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不依靠楼市拉动经济,政策之坚决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任泽平预计,试点地区将以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热点城市为主,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以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预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宁波、苏州、东莞、三亚、海口、成都、西安、无锡、合肥、厦门等热点城市逐步纳入房地产税试点的可能性较大。

打破经济对楼市的路径依赖,需要进一步稳定出口,扩大内需。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当前外贸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增多。

目前市场对明年中国出口前景有两派观点。一派是随着全球疫苗接种普及,各国经济重新开放,明年中国可能出现出口订单流失、全球市场份额下降。这将意味着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另一派是,因疫苗接种比率偏低或病毒变异导致免疫逃逸,明年大部分时间全球疫情继续肆虐甚至跨年,中国出口表现可能继续超预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前外管局高级官员管涛认为,在第一种情形下,明年稳增长需要及时启动内需,避免内外需紧缩“双碰头”。在第二种情形下,全球经济重启受阻,将抑制中国出口增长空间。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将继续抑制国内消费和投资恢复。即便明年中国出口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但难抵内需收缩,整体经济仍只能维持较低水平的均衡。由此可见,无论哪种情形,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都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

2021年即将结束,2022年即将启幕,但在更宏大的经济周期中,我们又是身处何处呢?

桥水基金总裁达里奥说:“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于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发现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和周期及其背后的重要关联、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2022年的时与势,值得思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