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以胸痛治疗“三全模式” 助力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设胸痛救治单元“打通胸痛救治第一公里”的利民惠民举措,我市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规划建设胸痛救治单元的目标,2021年3月,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通知,明确依托全市公立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布局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制定了在2022年底全市半数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及十四五末争取全部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胸痛救治单元推进计划,努力实现胸痛疾病向救治第一公里延伸,为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确保辖区群众生命之路的畅通。通过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胸痛联盟的配合支持,截至2021年11月,我市已有16家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的认证,18家胸痛救治单元通过国家认证,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在取得了全国领先、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

2021年12月18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青岛市胸痛中心建设斩获了多个奖项、展现了我市胸痛中心建设良好风貌和优秀成果,其中市胸痛中心联盟获得2021年度胸痛救治单元优秀推动奖(地市级联盟),胶州中心医院和莱西市立医院获得了2021年度优秀县域胸痛中心奖,尤为值得祝贺的是,青岛市莱西市河头店村第二卫生室作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国家胸痛救治单元认证的乡村卫生室,开创了国内卫生室通过国家胸痛救治单元认证的先河,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心血管联盟的高度认可并在会议中进行大力宣传及推广。

在本次会议中,来自我市的莱西市市立医院、胶州市铺集镇中心卫生院、莱西市河头店村第二卫生室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全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先进典型代表,在会议上就各自工作经验及所取得成果进行了全面汇报。重点分享了我市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关于推进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三全模式”的建设方向,着重强化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管理和普及教育工作,并重视快速诊断急性胸痛以及建立与上级胸痛中心医院的转运救治机制,同时有效的将胸痛救治工作下沉,着力打通“胸痛救治第一公里”,切实发挥健康守门人的积极作用,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为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参会领导在致辞中指出,通过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学术组织、医疗机构的努力,我国的心血管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其中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构建了高效、快速、广覆盖的心血管疾病重症救治网络,提高了省级、地级市、县级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有效的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基层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作为实现“三全”模式的重要抓手,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了高质量建设的实施路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主题的感召下,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指示,积极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为守护每个中国人的心脏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为契机,以国家、省、市各级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细化全市胸痛中心建设布局,将目前心血管疾病主要以治疗为主的服务模式扩展到预防、筛查、急救、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服务管理,推动实现胸痛疾病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地。同时加大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在区域内,努力实现从急救到预防、从急病到慢病的延伸,建立以国家级胸痛中心为引领、省级胸痛中心为支柱、市级胸痛中心为保障、胸痛救治单元为补充的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实现区域内“胸痛救治第一公里”的全面打通、胸痛救治“三全模式”的全面建立、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防治体系的全面整合,全面助力“健康青岛2030”目标的实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