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影院与城市进化论

近日,在猫眼App搜索《误杀2》,可以看到青岛多家影院已于12月15日晚开启点映模式,选择一家影院进入售票选座界面,大部分影院的位置均已售出三分之二,有的影院甚至出现了满座现象。另一边,记者将定位改为山东某区县,显示只有12月17日正式上映的场次,拨打电话咨询影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无点影安排。    “早就抢票了,期待《误杀2》的点映。”家住济南市中区影迷刘女士开心地表示;另一边,家住山东某小镇的衣女士表示也想看点映,但因为没有场次安排,只能等到17日正式上映。电影场次根据不同地区作不同调整的情况并不是新鲜事,那么,影院与一个城市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影院存在的必然性            

“周末与朋友一起看电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在电影院看电影有沉浸感,能够完全投入剧情,看完电影顺便逛逛街、吃饭也是常态,这种方式适合周末朋友小聚或者情侣约会。”周末刚看完电影《古董局中局》的青岛市民孙女士介绍说。自2017年以来,影院与商业体频频联姻,伴随商业地产综合体的增多,影院数量也骤然增加。一边是影院和地产的相互作用,使越来越多地产开发商尝到甜头。不少地产商在其开发项目中预留了影院建设空间,通过向外出租或自己经营的办法达到共赢。另一边,在新建的商业地产项目中配套文化设施,让影院与地产项目融合共赢,已经成为业界最佳搭。

据记者粗略估计青岛各个区市共计102家影院,黄岛影院最多为28家,市北区15家,城阳12家,青岛市内五区,每个区均8家影院。可以说,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商业地产的繁荣,催生了电影院集中量化式的爆发。记者通过走访青岛多家影院发现,实际上,大部分的影院都是依托于商业地产而存在的,影院的补充作用大于绝对作用,电影院主要还是对商圈内的服务性业态的经营有支撑作用。

“城市电影院的选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可观影人群的数量,毕竟人流量才是影院生存的根本。”济南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负责人李言鲁告诉记者,“实际上电影的点映是由发行方决定的,例如即将上映的《误杀2》,之前《误杀1》哪个城市的票房高,受众较多,是获得点映权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拟城市人口晴雨表            

电影票房急速增长的过程,是影院持续扩张的过程,也是房地产持续“走红”的节点。影院、人口、房地产相互关联。影院数量和规模与城市人口成比例发展,原因在于影院与国内的房地产行业,特别是商业地产的爆发节奏是微妙地联系在一起的。据《中国电影市场用户报告》数据指出,00年之后80年之前的的人群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而且这些人群往往是城市消费的主力,“大城市日常的票房较高,而春节期间小城市的票房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平日里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回家,小城市的人口自然就增多了。”资深电影人赵坤如是说。

根据《2020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显示,收缩型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当人口规模变化后,区划占用资源成本投入量较少,人口消费规模发展,通过区划调整达到优化配置当地资源的目的,使收缩型城市得以“瘦身”。

记者调研还发现,在猫眼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位于城市票房榜单前四位,影院的票房与城市发展能级是相匹配的,也就是发展越快、经济实力越强的城市,对票房的贡献率就越大。

李言鲁表示,年轻人对影院的票房贡献率最高,因此会在一些年轻消费群体“经常出没”的商圈、大学城周边设置电影院,满足年轻人对电影市场的消费需求。年轻群体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在一线城市,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带动了城市消费力的发展,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影院的缩减也侧面反映着城市的人口问题或者是城市规模的收缩。

影院消费力折射城市发展          

影院作为一座城市人流聚集地,将城市的文化与商圈的发展相结合,其背后的经济现象则是值得深究的。一家影院的上座率表面看上取决于影片的吸引力,但探究经济因素可以发现,票房始终是与城市的发展能级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对文化、电影,乃至消费需求,本质上是城市的建设发展速度的一种体现。

“目前许多商场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年轻人对影院的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影院都设置了IMAX 、杜比等,再比如《蜘蛛侠》,《速度与激情》等影片都开设了零点场,电影票价也比日常贵一些,有很多有情怀的年轻人依然愿意为此掏腰包,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也体现着年轻群体在城市中的占比。”赵坤表示,“观影人次多,单张电影票价高,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稳居猫眼票房城市榜单前四的原因。”

可以说电影院可以是人口规模的现实佐证,也是一个城市发展速度的外化展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于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