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莱西:变废为宝促生态文明

冬日暖阳下山东青岛的莱西湖,沙鸥翔集,锦鳞戏水,芦苇荡漾里梅花鹿群留足湖畔自由嬉戏,水天一色间,如织游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放眼望去一片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景。日前,市民在莱西湖发现7只野生丹顶鹤,还有不少数量的大天鹅、灰雁、野鸭等伴随左右,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鸟儿不愿离开。而这一切,得益于莱西市学史力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变废为宝促进生态文明。

秸秆转化利用发电

随着秸秆禁烧在农村的广泛宣传和大力管制,农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莱西市党委政府引导下,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使秸秆变得更加有用,催生了和秸秆相关的秸秆经纪人新职业、新产业。回收的秸秆可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生物质发电等领域,有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还给农民带来额外收入。

在莱西市望城街道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着成捆秸秆的农用车正从各个方向的收储站驶来,村民许焕春正在指挥车辆有序地过磅、卸货。看着不错前景的秸秆行业,今年许焕春也加入到了经纪人的行列。目前,莱西市有越来越多的经纪人参与到秸秆回收的工作中,经纪人的出现,解决了老百姓麦收秸秆处理难的问题。该公司料场负责人陶鹏介绍,从2017年的十几位经纪人,年收储1500吨左右,发展到今年的六七十位,已经收储了3500吨,预计能达到5000吨左右。而这些在农民眼中的“废弃物”,却是企业发电的“绿色能源”。

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莱西市首家生物质绿色直燃发电供热项目,可消化掉莱西市所有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同时减轻传统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压力。“通俗地讲,我们的发电就是‘吃进废料、吐出电能’,走的是一条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子。”陶鹏说。

进入厂区集控室,记者看到前期加工好的秸秆、果树木等原料通过输料系统进入生物质锅炉燃烧,经热动能转换进行发电,整个发电全程由集控室控制,全程智能化。据技术人员介绍,这些农业废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经除尘脱硝等设备处理后,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产出的草木灰,还可用于农田作为有机肥料。

“我们每年可消耗秸秆、花生壳、枯树枝等生物质燃料30多万吨,能彻底解决农村秸秆处理难、存放难的问题,而且生物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生物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达到碳平衡,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陶鹏介绍,公司年发电量可达3亿度,节约煤炭3.6万吨。

秸秆转化成肥育田

青贮做饲料、气化生能源、还田成肥料,玉米秸秆也变废为宝。据了解,今年莱西市73万亩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变废为宝,其中50万吨玉米秸秆青贮转化成奶牛优质饲料。

过去的玉米秸秆往往被农民当成“烧火草”,造成了资源浪费。今年以来,莱西市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广生物新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广青贮、反应堆、气化、还田等秸秆循环综合利用模式,转化玉米秸秆,使其变废为宝。

在莱西,农民还青睐于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生产瓜菜。“秸秆反应堆产出的气体,不仅能控制病虫害发生,还可以提高甜瓜产量。”马连庄镇高格庄村棚农高永奎说起秸秆反应堆的好处如数家珍。高永奎今年种了12亩大棚甜瓜,纯收入8万多元。他种的甜瓜个大、质脆、味道特甜,总是比别人多卖2角钱。

据高永奎介绍,“反应堆”就是把作物秸秆,经专门的菌种处理后,埋入大棚地下,然后再栽植甜瓜。这样一来,大棚内地温和气温都可提高2摄氏度左右,二氧化碳浓度由原来的3000PPM增加到12000PPM,化肥农药使用量却减少了一半。因此,他种植的甜瓜是绿色的,而且每亩增产30%。

莱西市推广的秸秆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发展冬暖式设施瓜菜大棚基地,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全市已推广了4000余亩秸秆生物反应堆,每个大棚年节本增效2000元。店埠镇东庄头村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建起一座大型秸秆气化站,常年为全村600余户直供燃气。像这样的大型秸秆气化站,莱西已建成12个,每年为每个农户节省资金七八百元。

今年“三秋”,莱西市还重点推广了以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为核心技术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辟新径。据莱西市农技员毛光耀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水、保肥、保土地,土壤贮水量可增加 15%,水分利用率提高23%,土壤有机质增加0.06%,可使小麦亩产量提高10%,并且保护生态环境。

废弃物进池变沼气

通过生产清洁能源沼气,来消纳处理畜禽粪污、植物秸秆,称不上高科技;但大型沼气项目建设,以其高效率、大处理等优势,将农村大量废弃物变废为宝,解决的是农村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居环境污染的大问题,开拓出的是一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新途径。

近日,一处大型沼气项目在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竣工投产。这个由青岛中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沼气工程项目,是目前我省厌氧反应器单体容积最大的沼气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19018万元,设计能力为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年产沼气730万立方米。

据了解,这一大型沼气工程项目若全部达产,可消纳方圆20公里范围内的牛粪、鸡粪、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以及植物秸秆等,每年可替代标煤4416吨,减排二氧化碳11764吨,减排二氧化硫98.9吨,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同时,工程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可施用于农田,具有改良土壤作用,既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又能增产增收,形成“养殖 (种植)——沼气——沼肥——种植”的良性循环。

垃圾分类处理变宝

莱西市是农业大县,种植业和养殖业产生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在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日益增多,大量的有机质资源被浪费。这一难题怎么解决?

为此,莱西市创新工作思路,在各镇街建设了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引进了垃圾分类整镇推进系统化解决方案,将原本难以处理的尾菜、秸秆、人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处理变废为宝。生产出具有提质增效和生防效果的生物多效堆肥,就近消纳使用,降低了厨余垃圾处理和运输成本,解决了污染问题,并得到直接返田的优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地力。

据悉,莱西市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综合运用技术手段,探索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不断优化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途径,为末端垃圾处理减负。目前,莱西市12处镇街861个村庄,现已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建成镇级垃圾处理终端项目3处,年产生有机肥10余万吨,主要用于高效农业生产。

“我们引导老百姓把厨余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到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在霉菌的作用下,通过好氧高温发酵,加工成有机肥料,不仅将垃圾合理处置利用,并且起到变废为宝,用于农业生产当中。”莱西市日庄镇分管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于乃臻介绍。

在莱西市日庄镇沟东自然村葡萄园内,村民们正用发酵加工好的肥料进行施肥。沟东自然村村民高大伟说:“将秸秆、花生皮、厨余垃圾合理回收利用,发酵成功后施于葡萄地,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而且在疏松土壤、提升葡萄口感和品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莱西市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农村通过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和上门收集,建设分类示范村庄,推动农村,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原则分类。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与城区相同的模式,其他村庄则在农户门前设置户用小型分类桶,由指导员逐户上门收集、指导,二次分类后集中收集至存放点。以点带面推进,试点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联合市场化专业公司,在农村探索试点镇街、村级厨余垃圾终端处置项目建设,通过厨余垃圾和农村果蔬垃圾堆肥发酵的方法,生产有机肥就地返田,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就地处置,减少外运处置成本。目前,莱西市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建立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运行管理体系,获评“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

如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助力莱西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北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青岛市装配式超低能耗及绿色建筑产品生产示范产业基地等一批批绿色高端制造产业项目纷纷落地莱西。继2018年莱西市获得“中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荣誉称号之后,2020年莱西市又获得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通讯员 程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