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是对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将人类想象变为现实的过程,创新能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12月10日,由国家信息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导,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产研院主办的2021青岛创新节《山海·创》创新产品发布会在青隆重启幕。这是青岛在达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目标的道路上走出的坚实一步,也是青岛高起点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造创新城、国家重要的未来产业城、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的重要助力。
发布会上共发布了10件从800余项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的科创成果,覆盖新材料、大数据、互联网、现代农业、航天科技等新兴产业领域,展现出我国科技创新大踏步发展的风貌。
自动驾驶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将城市的一维交通改造为三维出行,人脑连接技术向大众展示拓展人类行动维度的可能,云防御系统为元宇宙的扩张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每一项发布的成果都走在前沿,并具有落地应用的能力,是能够掀起一阵阵行业飓风的科技力量,也是改变人们生活的未来方案。
通过实物展示、应用成果展演以及视频播放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科技成果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场景,打开更多想象空间,展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自去年首次亮相,青岛创新节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目光,已经与青岛这座科创城市达成了“一期一会”的约定。今年,这次发布会让青岛这座会展之城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作为窗口展示我国最前沿的科创水平,也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时尚气质。
科创成果需要有一个现代、开放、活力的发布平台,青岛也希望通过展会获得撬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效能发力点。发布会的举办,是一次互利共赢,是一场值得年年期待,岁岁奔赴的“山海之约”。
01
发布会上的“青岛色彩”
在这次山海之间的盛会中,青岛展现出了活力、开放和热情,也拿出更多“干货”进行分享。本次发布会发布的10个科创案例中,包括赛轮集团、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发集团、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共4个青岛企业的成果。从轮胎制造到智能城市网络,岛城企业发布的前沿科创成果向世界展现青岛科创风采。
超临界二氧化碳污水染色技术突破了纺织品染色需要用水的限制,从设备制造开始,即发集团一步步跨越了实验室成果到产品转化的“死亡之谷”,实现了覆盖全色系的清洁、绿色、现代生产。
海信云脑通过多源数据汇聚融合,打造海量城市数据库,实现对城市进行“体检”,协调交通系统等多重功能。提供市民预约、社区应用等场景,并成功用于青岛、西安、长沙等多个城市。
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带来了盐碱地四维改良法,整合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选育抗逆性水稻四大农业生产要素,实现了“盐碱地上,稻花飘香”。更通过智能管理提升农业种植效率,进一步保障了粮食供给。
赛轮集团带来“液体黄金”轮胎,破解了滚动阻力、耐磨性、抗湿滑性能“魔鬼三角”这一困扰世界橡胶轮胎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架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最终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中国声音。
参加展示的四个成果来自制造业、互联网等青岛的优势产业,支撑企业在台上展演的是青岛在行业不断深耕所积蓄的能量。前期的积累和过硬的成果,就是青岛承办本次创新产品发布会的底气。
02
构筑矩阵,发挥平台力量
这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科技成果发布大会“选择”青岛的原因,除了这座城市开放活跃的精神、走在尖端的科创能力,他们更看重的是青岛与互联网牵手,打造的让科创成果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平台。
除了创新节这一线下“阵地”,青岛还将联合央视频、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艺术”新媒体发布矩阵“线上”平台,为科技展品的宣发展示提供优质推广途径。
科技创新平台是吸引生产要素和科研力量的力场。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科创成果想要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单打独斗。各个科创项目越来越多地利用平台力量让创意汇聚,将科创成果的影响力成倍放大,形成强有力的声量被更多人所知晓。
青岛依托长久累积的互联网优势,“流量”赛道上的亮眼表现,为科创产品打造了功能各异,却一样实用的平台。
在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官网开设“科技计划管理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平台”入口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
运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柠檬豆“玺品云”产品等云上力量为创新成果提供对接渠道和应用场景;
截至2021年年初,培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48家、青岛市重点实验室75家,从源头出发打造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助力更多的创意实现。
不同作用、同样目的,各种科创平台发挥不同功能在此活跃,为科创成果提供从诞生到应用全流程的帮助,吸引更多优秀科创成果牵手青岛。
03
重视创新研发,打造科创沃土
“借助青岛创新节和《山海·创》发布会这个平台,建立联系、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面向科创产业的会客厅,吸引全球最前沿的科技产品落地青岛,在青岛发布、转化、制造,推动青岛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青岛市副市长耿涛的致辞中,道出了青岛汇聚科创资源,带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的最终期盼。
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点就是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把握住创新资源就是获得了发展机遇。近年来,青岛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等方面加足马力,建设本土人才智库,培育和发展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城市的科创实力。
出台《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青岛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等政策,建设“人才驿站”发放“人才贷”“人才金”,打造全链条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打造本土智库;
发布青岛市科技计划园区培育计划、组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制定科技计划产业培育集群专项强链计划,对有成长前景的企业进行类型化、系统化引导和帮扶;
2021今年前三季度,青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同比增加29.5%,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3.4%,以资金为基助力创新活力迸发;
于源头招贤纳士,引入更多科创人才来青实现自我,于主力企业大力扶持,提供利好条件鼓励其突破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链全链优化发力,青岛的科创能力在一众城市中崭露头角: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六千余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上市高企总数已达36家,年底前高企总数有望突破5400家,科技金融累计助力企业获得信贷1198亿元。
前不久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中,青岛位列“科创领军城市”,城市科创研发能量、转化能力及综合能力位居全国前十;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中,青岛位列全国第十。
平台筑梦,山海相约,青岛拿出更多作为吸引全国科创目光,给出更多举措激活城市创新力量。
来源:回澜听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