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基金自购规模创新高 基民“抄作业”需谨慎

临近年底,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还在持续,且最新的自购总金额已创下新的记录。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共有89家基金公司合计自购396次,合计净申购金额达到52.83亿元,其中18家基金公司自购金额超亿元。

通常而言,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份是基金公司自购较为频繁的时间节点,但今年基金的自购行为从年初持续到年尾。“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新基金募资比去年困难许多,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也是震荡市基金‘留客’或发行时吸引基民的营销方式之一。”国海证券青岛福州南路营业部投资顾问杜新康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基金公司大手笔自购后,大概率能在此后的反弹行情中获益。

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只能作为参考。杜新康提醒投资者在选择自购基金时,应结合市场整体情况综合考虑,应遵循自己的投资逻辑,盲目‘抄作业’的做法不可取。

自购规模次数均创新高

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每年都会有,但在今年极致的震荡行情下,这一行为更加频繁,且自购基金的总金额和次数已创下了年度新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基金公司每月的自购次数均不低于20次,其中,8月至10月连续3个月自购次数均超过40次。 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共有89家基金公司合计发起了396次自购,净申购金额合计达到52.83亿元。具体来看,在展开自购的基金公司中,国泰基金以3.9亿元的自购金额排名第一,工银瑞信基金自购10只基金,自购金额达3.3亿元,净申购基金金额超过亿元的基金公司达到18家。

记者了解到,除了基金公司,不少基金经理也自掏腰包认购新基金。而从自购的基金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被动指数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这些基金包含的主题有农业、芯片、新材料、稀有金属、医疗、新能源汽车等今年以来被资金关注较多的赛道。

此外,记者还发现,由于各家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不同,导致自购的基金风格也存在明显差异。如擅长做指数产品的国泰基金,年内自购的所有基金中,仅有3只是混合型基金,其余基金全是ETF或ETF联接基金。南方基金自购金额最多的产品是养老FOF,创金合信基金自购的基金多是有明显主题属性的权益类基金。

基民盲目“抄作业”不可取

从目前基金的自购行为来看,主要有新成立的基金被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买入,老基金自购则相对较少。“短期来看,债券型基金以及“固收+”混合品种的自购比例或保持相对稳定。”杜新康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虽与后市走势并无多大关联,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往往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当下踊跃的基金“自购潮”或意味着基金公司判断目前是较好的入市时点,而从目前一些基金公司的观点来看,明年的市场主线依旧集中在高景气的成长板块。

“从中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存在不少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在目前时点配置股票类产品仍是较好的选择。”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基金经理唐华表示。

基金自购能体现出行业对市场的信心,也能成为基金公司新发产品的“卖点”。同时,从业绩来看,今年以来获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产品也多数斩获正收益。

“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只能作为参考。”杜新康提醒投资者在选择自购基金时,应结合市场整体情况综合考虑,应遵循自己的投资逻辑,盲目‘抄作业’的做法不可取。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吉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